文|张书乐
疫情之下,全球手机市场疑似重感冒。
日前,分析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发布了一则报告,称新冠病毒或将影响全球和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
Strategy Analytics无线智能手机战略(WSS)服务总监隋倩分析道,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连锁反应,预测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比预期少2%,中国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比预期减少5%,其中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在今年一季度会有超过30%的下滑。
而来自路透社的消息,则让果粉的内心拔凉拔凉的,
4日上午消息,外媒路透社今天发表文章分析中国工厂对苹果公司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如果中国工厂因冠状病毒而停产的时间再延长一周,苹果的iPhone供给将遇到大问题。
同时,为了避免人多聚集增加传染可能,苹果公司关闭了在中国的所有Apple Store零售店。这会导致iPhone在中国的整体销量下降,昨日知名分析师郭明錤(Ming-Chi Kuo)认为苹果在今年第一季度的iPhone出货量降幅将达10%。
不过到了5日,全球手机市场终于可以解除警戒,疑似“感冒”的症状,在有力部门的协调和企业的自身刚需下,用强悍的抵抗力,达成了症状解除。
对应路透社的说法,富士康方面表示,疫情对iPhone生产影响很小。
富士康给出的公告中提到,其国内的工厂会在2月10日全面复工。苹果大部分iPhone都在中国生产,比如富士康郑州工厂,以及上海附近的和硕联合工厂。这两个地方距离武汉超过500公里,这也是让外界担心他们不能准时复工的主因。
富士康只是一个代表,也代表了中国产能没有被疫情的影响。尤其是手机市场,中国不出手,世界手机都会缺货。
毕竟中国占据了全球四分之三的手机产能。
1月初,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信息组织1月7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发布报告《设备的未来》,报告显示全世界四分之三的手机在中国生产。此外,中国消费者数量越来越多:全球约30%的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销售。
这则消息背后透露出的信息点,并不仅仅是四分之三的手机中国生产,而是如果中国的工厂不生产,会让全球手机出货量瞬间锐减到只剩下四分之一。
而富士康的如期开工,则预示着疫情对于国内手机生产制造企业来说,至少在产能上没有带来更大的影响。
早前,手机厂商们自己也颇为担心,甚至提前给粉丝们发出了警告。
如华硕印度公司就向粉丝发送电子邮件。华硕公司在邮件中表示,由于亚洲普遍形式造成供应链中断,这将导致华硕ROG游戏手机2暂时缺货。
显然,这种担忧,由于“感冒”可能的接触,也烟消云散了。
但国内手机生产制造企业的产能恢复,并不代表完全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其依然会有蝴蝶效应。
举个例子,为了确保产能,开工企业需要额外提供给工人更多的防护用品,并在厂区内进行有效地消杀工作,这无疑都会增加生产成本。尽管摊薄到单个手机之上,几近于无,却依然可能带来一定的负担。
尤其是防护用品可能出现的短缺,已经由于人群聚集可能带来的某些疫情隐患,都可能在疫情彻底缓解前,给产能带来些许影响。
但总体产能的刚性觉醒,不仅仅是手机产能领域,更是整个中国经济大环境的提振,中国加油!
张书乐 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互联网和游戏产业观察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424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