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生做笔记,根本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缓解焦虑”,这是本末倒置的行为。而学霸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懂得什么时候该记笔记,什么时候不该记。
首先,我们要明确任何与学习相关的过程,包括记笔记、听讲、写作业、复习,它们最终的目的一定都是学习,这些过程只是通过学习的路径和工具,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不用这些工具。
然而,很多人却把工具和目的搞反了,比如我在念书的时候,周围有血多同学,尤其是许多女生,他们特别擅长上课做笔记,那笔记拿出来一看简直工整漂亮,她们往往作业也写得特别干净,不过就是成绩上不去。
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太过于沉醉于打造一款精美的笔记,他们觉得那一行行工整的文字就是她们的作品,每次写完后成就感满满,甚至掩盖了他们因为记笔记而错过的知识重点。
对,记笔记最大的坏处,就是很可能让你错过老师紧接而来的知识点,因为人心是很难二用的,没有人可以一边手上整理上一个知识点,一边耳朵和脑子还跟随着下一个知识点。尤其是老师讲课节奏很快的时候,宁愿少记甚至不记,也一定要听着老师的每一个知识点。
我在交大念书的时候,和周围同学交流学习方法,都有一个共识:在课堂上听懂一个知识点,比下课后重新回顾搞懂一个知识点要容易多了。
而很多人本末倒置,上课的时候光是在写笔记,脑子却没有跟随老师的节奏去听懂消化一个知识点,而是想着下课后重新看自己的笔记去搞懂,这就是蠢笨的表现,是有捷径而不走、故意增加自己的学习难度。
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达成“目的”很难,而使用“工具”比较容易。就像我们要把思维时刻跟随着老师的节奏,其实是需要高度的注意力的,而仅仅照抄一些知识点在本子上却很容易,只需要写几个字就可以了。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学霸往往永远是学霸的原因,因为他们的思维每次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每次都紧跟老师的节奏,在课上就已经完成了预习、学习、甚至复习了。自己脑子跟着老师在转,同时对老师每次的提问都有思考和反馈,生动、有趣、还能及时得到正反馈,这才是最高效的学习方法,比下课后看着枯燥的笔记、只能自己一个人孤单的复习的学习方式来得更加有质量。
所以,最好的笔记,是把知识点记在心里,是每次在课堂上就跟着节奏去思考、并且得到正向反馈,而非在冷冰冰的纸面上,写下一长串工整漂亮的文字。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去弥补战略上的懒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资深产品经理,知乎14万粉丝作者,上海交大硕士,专注互联网科技、影视、个人成长等领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40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