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新型病毒对春节前的生产和消费并没有产生太多影响,从实际的生产数据和库存情况也可以反映出这一点。1月20日开始,疫情公布更加透明公开,相关应对措施也有序推进。
目前疫情对有色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以非典时期为例,从GDP增速看,2003年二季度出现明显下降,三季度反弹后趋于稳定。
从投资角度看,影响并不大,下行幅度也较为缓和,工业增加值4、5月出现小幅下滑,随后快速反弹。对消费的影响更大,严防管控期间下行更为明显,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同比一度大幅下滑,从年初10%一度下滑至5月的4.3%,其后慢慢恢复。具体到行业,汽车行业冲击比较明显,尤其是汽车生产端,增速下滑明显;家电的生产冲击也较为明显,三大家电增速都有较为明显的下行;新开工和销售增速处于年内低位,新开工和销售也受到了冲击。
对于终端影响主要关注:
一是节后下游复工的速度,尤其是与建筑、基建相关的需要大量农民工的行业,这也是有色消费的主要部分。
二是对交通物流运输层面的,关注下半年外贸订单。市场对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的担忧情绪也是短期需要面对的。
2. 假期延长,消费启动推迟,有色消费承压。
目前国务院办公厅26日发布关于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的通知。经国务院批准,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减少人员聚集,阻断疫情传播,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身体健康,现将延长2020 年春节假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至2月2日(农历正月初九,星期日),2月3日(星期一)起正常上班。我们看到浙江、江苏、上海、广东等要求:复工时间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延后。即便不考虑其它省份延迟复工的情况,作为有色消费的主要集中地华东、华南市场假期的延长将影响一周左右的消费。
3. 返工推迟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
目前广大农村地区是疫情的薄弱环节,局部省份村庄出现封路等限制通行,省际客运也出现停运等情况,进一步推迟返工的速度。由于疫情的不确定性,尚无法对返工数据进行合理评估。但可以通过大数据和铁路、交通等数据进行密切跟踪。初步预估返工或将导致消费在放假延后基础上再推迟一周左右。
4.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湖北省十种有色金属累计产量为85.84万吨,同比增长11%。2019年全国十种有色金属累计产量为5841.6万吨。其中湖北产量占全国比重为1.46%,比重较小,湖北疫情导致的省内生产并不会对全国产量构成较大影响。
数据来源:wind、一德有色
有色下游终端消费涉及到地产、基建、电子、汽车、家电、电力等诸多方面,初步预计疫情在得到有效控制前对消费的影响将显著大于对生产的影响。后续重点关注,用电量、铁路客运等数据。
铜
1. 新型冠状病毒蔓延对开工的影响
2003年非典时期,上游看,精炼铜及铜材产量均未受到明显影响。下游看,受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消费方面,投资方面影响较小,但还是出现了小幅下滑,此外我们要看到的是,目前消费已经占据GDP构成的主要部分,整体经济或会受较大影响,需要对冲措施。
现状:上游端,目前未看到铜冶炼厂发布生产相关的明确通知,但2003年以及往年数据看,预计开工率难有明显下滑。贸易及下游端,预计影响较大,返工及开工情况要取决于疫情情况,正常情况下,下游原本在元宵节后陆续返工,但目前看,返工时间将延后,终端消费的开启及恢复将出现延后。
2. 延后开工影响
节后开工延后,从多方面对精铜消费造成影响,首先是实质性的累库。近年来春节假期前后市场库存增加明显,节前市场预计累库不及预期,但现在库存增幅大概率高于往年,加之LME市场大幅交仓,铜价压力加重;其次,情绪上的影响。另外,疫情的蔓延给物流行业带来一定影响。
3. 价格走势研判
综上,疫情的影响是阶段性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的基本趋势,对铜中长期消费影响很小。短期看,供应端相比需求端受影响更小,库存或超预期累积。目前铜价已跌至前期震荡区域,或将反馈于供应端,抑制产量的释放。后期持续关注电解铜市场的库存变动情况及复工情况。
铝
1. 新型冠状病毒蔓延推延下游复工日期
依照历史数据来看,农历初七上班,铝棒等下游加工在农历十五之后连续开工,但2020年受新型冠状病毒影响,部分地区强制开工复工时间不得早于正月15,汽运或同时受到影响,且并不排除延期的可能,城际客车及封城影响联动恐慌情绪对返工数量造成影响,即使正月十五允许下游复工,但仍可能受到劳工不足而影响开工率的情况。
2. 社会库存累计或超过预期
在尚未考虑疫情影响的情况下,我们预计春节前后一个月铝锭社会库存累计35-40万吨,但冶炼环节尚未出现停工迹象,节后大概率运输优于下游提早开工,且库存累计持续时间或将延长,传统消费旺季时间推迟,铝锭社会库存累计必将超过预期。
3. 价格研判
新型冠状病毒的蔓延扩散必将影响全国经济活动,市场避险情绪升温,自1月22日疫情严控及春节休盘期间,截止1月28日商品价格普遍走低,伦铝价格累计下滑3.9%。目前电解铝企业高利润加上消费受到压制的综合影响,短期铝价或受到压制。长周期来看,铝相对其他有色品种消费向好的预期犹在,且目前伦铝价格跌幅相对较少,“黑天鹅”时间影响后出现的价格低点仍需关注后续消费的进展。节后需密切关注复工情况及社会库存累计情况。
镍
1. 节前基本面状况
印尼禁矿政策实施,菲律宾镍矿主产区进入雨季,国内镍矿进口数量有限,但镍铁冶炼企业受累于利润因素减产明显,镍矿消耗减少,加之国内镍矿港口库存,短期内国内镍矿不存在短缺风险,但不排除1月份镍矿进口数据出炉后给市场带来情绪上的波动;国内镍铁产量虽然下降,但前期印尼进口量较多,前期有库存积累,加之不锈钢企业减产降低需求,短期内国内镍铁供应充裕;不锈钢市场无锡、佛山两地社会库存受春节因素影响累库明显;近期LME市场库存持续增加至19万吨以上,已经高于库存下跌前水平,后期很可能成为压制镍价的主要因素。
2. 新型冠状病毒蔓延后消费端的相关延后开工消息
本来市场对于节后不锈钢消费抱有一定期待,认为节后不锈钢库存在宏观政策的利好作用下会有较快的去库动作,对于镍价形成一定支撑。然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蔓延扩散给市场带来阴霾,下游开工推迟,目前来看,国内两大不锈钢流通市场均决定延后开业,其中无锡地区全国最大的不锈钢流通市场所在地之一东方钢材城发布通知,出于对江苏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的考虑决定延后开业,开业时间待定,市场初步预计东方钢材城将于正月十五之后开工;佛山陈村镇不锈钢行业协会消息,倡议企业尽量推迟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后再开工。
3. 延后开工影响
节后开工延后,从多方面对不锈钢消费造成影响,首先是实质性的累库。我们看到节前佛山、无锡两地不锈钢库存数据就已经开始呈现累库走势,一周的假期之后库存数据还将继续增长,目前来看,假期至少延期一周,这对于库存数据走势无疑是雪上加霜;其次,情绪上的影响。目前来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蔓延扩散造成全国经济活动受影响,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避险情绪升温,商品价格以走低为主,有色金属集体走弱,LME铜价更是创2014年以来最长连跌, LME镍价跌破前低。另外,疫情的蔓延给物流行业带来一定影响。
数据来源:wind、一德有色
4. 价格走势研判
从目前国内电解镍以及镍铁排产情况来看,供应端受到疫情影响较小,需求的疲弱将给价格带来打压。后期持续关注不锈钢市场的库存变动情况。
锌
1. 新型冠状病毒蔓延对开工的影响
节前数据
(1)社会库存10.89万吨,相比春节前同期为近几年最低位;
(2)TC方面,国内锌精矿南北方加工费普遍维持高位,均值6500元/吨左右。进口TC更是在1月份攀升至320美元/吨的近几年高位,锌冶炼利润可观,冶炼企业生产积极性仍位于高位;
(3)依据华东、华南相关省份的复工时间安排,预计消费将逐步于2月10-15日逐步恢复,按往年周期,消费启动带动库存下移预计将在3月中旬开始,但本次疫情影响,库存拐点很可能延后至3月底4月初。将导致近月期货合约承压,关注短期卖近买远交易机会。
2. 库存
在春节前并没有如往年一样提前出现明显累库迹象,锌加节前在18000以上运行。但随着疫情的传播和消费的延后,库存将进入明显的累库周期。
3. 价格走势研判
在不考虑疫情的情况下,锌中长线将是冶炼高开工率VS终端消费的博弈。伴随着本次疫情的出现,终端消费承压,平衡将逐步打破,短期锌价承压。同时关注累库对近月合约的压力。
铅
1. 新型冠状病毒蔓延对开工的影响
节前数据
(1)多数原生冶炼厂场内铅精矿库存在40-60天,铅精矿国内加工费2200-2600,进口TC150左右,利润尚可,开工率假期间持续;
(2)全国各个地区中小型再生铅企业多放假,多数企业反应在节后农历初八-初十以后逐渐复产。再生原料端也进入放假行情,多数再生企业进入停收状态;
(3)中小型蓄电池企业多数已经放假,大型蓄电池企业在21 号附近放假,复产时间多以 1月 30-2月3日;
(4)库存下滑较为明显。
目前评估:
供应端:原生铅产量受影响小;再生铅主产区在安徽、河南,预计节后复工延迟,产量影响较大。
需求端:预计影响较大,返工及开工情况要取决于疫情情况,正常情况下,下游原本在元宵节后陆续返工,但目前看,返工时间将延后,终端消费的开启及恢复将出现延后。库存累积或将超预期。
2. 价格走势研判
长期看,铅市呈供大于求的局面,价格波动重心将会进一步下移。短期看,库存累积或超预期,需求延后,继续压制铅价,但再生铅供应受限也会支撑铅价。后期持续关注铅市场的库存变动情况及复工情况。
来源于一德菁英汇 ,作者一德菁菁
■ 文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及所在机构观点,据此入市风险自负。期货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390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