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学姐忠告:大一,学生会进不进?——社团剖析

学姐忠告:大一,学生会进不进?——社团剖析

哎呦,我一直都不肯承认自己在大学已经度过了满满一年,谁心里还不是个宝宝呢,人家还是个萌新,怎么好意思说作为一个过来人给大一的新生一些建议之类的。

说心里话,真的觉得自己没把大学混透,还有太多太多不了解的点和人际没有接触。不过,给普通大学的萌新一些自己经过血的教训得出来的结论忠告还是可以的,那些985、211自行绕开哈,我也不知道一流大学的社团水会不会很深,没有经历不能对所有大学下结论。

以下,全是肺腑之言

首先,认识选错组织的遗憾可怕。大一肯定会面对各种社团纳新,五花八门,很难决定的。

千万别相信学长学姐说什么自己感兴趣就选好了,“随意选择”绝对会让充满好奇和奋斗精神的你非常失望,每个社团招新的时候都会大肆宣传自己部门好的点,闭口不提那些隐晦的东西。在你不曾了解这些社团的情况下,很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

有人可能会说,选错大不了就交几块钱社团费,退了不就好了。且不说,这几十块钱虽是个小数目,但你心里肯定憋屈这一次亏,最为关键的是,选错社团,就意味着从一开始,你还没发现或许后来上学时注意到一个感兴趣的好社团想要加入,可这时第一批进入的同样是你的大一同学已经开始担任重要职务,已经和社长或部长大佬们很熟悉了,他会比你有更多先天条件可以竞选部长,好的部门的部长可以干什么?管理社团重要事务,统筹协调集体,举办活动,和老师沟通拉赞助,这些内部的职位优势,你一开始都看不到。因为刚进去,只会是做苦力、干干杂活,重要的活动只有你得到赏识和认可时才会参与组织策划,否则只是个打杂的。

而一年的时间浪费在你接触后发现不感兴趣、毫无意义的事情上,多么得不偿失,你这一年本可以接触的人脉资源都白白浪费了。

这还是正规比较好的学校社联举办的组织,如果是上门推销加入什么协会、俱乐部叫你交钱的,千万别信,学姐就被一个口语俱乐部上门推销给骗了50元,学不到什么东西的,切忌!

第二,分清楚社团性质。

那么多种多样的社团,实际上分两大类,一种是校级组织,一种是院级组织。学生会也分为校级和院级,两者最大区别就是,校级会和学校各类人接触,而院级只局限在自己院的人际圈。学姐大一加入的是院级学生会,类似纪检部那样的存在,说实话除了我自己检查大一早操、晚自习之类的纪律外,没有任何成长,相反,这个部门的部长们喜欢喝酒,虽然不会要求女生,但是敬酒之类的还有遇到学长学姐一定要打招呼,一定要加所有学生会部长干事微信之类的行为让我敬谢不敏,可能有些人适合这样类似小型社会官场的交际方式,但我是想学到一些东西的,所以就退出了。

当然,院学生会也有我欣赏喜欢的部门,新编部和网宣部,顾名思义,会学习新闻编辑、推文文案、PPT排版、视频软件等东西,还是可以成长的。所以,建议和学姐一样务实想干些实事的同学,可以考虑自己学校的类似相关部门,收获是会有的,至于部门风气要看那届带你们的部长们是什么性格的。

讲完院级,来稍微提一下校级,校级组织会在大型校园活动看见相关部门人员的身影,我有同学就在校学生会担任副部,每个部门分工不同,日常接触的东西也有细致化区别,但想举办大型活动的话,建议去校级,接触圈更广,大佬也更多,院级是和院领导密切联系的,会受到院老师那边约束多些,有一些强制的官方活动讲座这类必须参与。

最后,提一下,想要多拿奖状的同学,最好考虑校艺术团之类的组织,一学期总可以划水拿到好多奖状,学姐大一没有参加这些组织,是自己参加活动,努力准备才获得一些奖状,基本都是院级。

如果是有实力、有能力的大一新生,建议去参加各类校级或者省级的比赛,会更有含金量,也更锻炼能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3803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