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的智慧园区领域从业经验,将陆续分享一些智慧园区领域的一些看法,本篇将从国内外优秀案例入手,分析国内产业园区的发展趋势。
……………………………………
~案例专项~
1、新加坡纬壹科技城 :“亚洲硅谷”:政企协力,循序渐进
基本情况
占地面积约为200公顷,处于城市发展的第二圈层;致力于打造世界级的综合性的都市型科创园区。
- 实施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战略,同时搭建基础研究公共平台,进一步吸引企业/应用型研发机构入驻打造完整产业生态系统;
- 完善了教育、生活配套,提供符合科研人才需求的配套设施,吸引世界级人才入驻与定居;
- 由裕廊集团负责项目运营,采用重资产运营模式,政策提供全面政策及资金支持,搭建科研基础设施、促进产业孵化,打造完整产业生态系统。
发展态势
政府以官方机构裕廊集团为主导,经济发展局为监督,共同推进纬壹科技城的开发和运营工作。
模式总结
国有企业重资产自持主导开发运营,裕廊集团市场化的产业服务;强势引导目标产业、精准投放企业资源 、长期运营精品项目。
2、美国尓湾产业新城:弹性增长,持续发展
基本情况
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尔湾凭借弹 性的空间规划及高端的配套支持,成功打造了一座充满经济活力的科技新城,成为加州海岸城市中的核心科技港湾,被美国人称为“第二硅谷”。
- 发展轨迹:自上世纪70年代拉开发展序幕,均为沿海城市,毗邻国际商业中心;
- 城市形象:打造了环境优美生态优良的绿色城市;
- 重点产业:以生物医药、信息通讯、软件、新能源等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结构。
模式总结
3、苏州工业园:开放创新、科技创新
基本情况
从1994年建立到现在,苏州工业园区已从翩翩少年长成了即将迈入三十而立之年的青年,苏州工业园不仅是中国园区的样板,也是创新发展的国际大平台,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城市规划和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借鉴。
模式总结
苏州工业园就站在新加坡成熟管理经验肩上,去招商引资(招商方面,中新资源整合,苏州负责政策,新加坡负责商业运作),去展开园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去提供世界级的企业服务。
4、上海张江高科技园:一体两翼,产业互动
基本情况
2018年度中国产业园区运营商第五名;定位:世界级高科技园区;开发模式:开发运营、服务集成和产业投资为三大主线;核心产业:医产业集群、E产业集群。
生物医药产业链:研发—生产—销售;
产业链发展模式:技工贸一体化模式、技工贸分离模式、“研发+技术转让”模式以及研发服务外包模式。
模式总结
~国内产业园区基本形态~
1、面临挑战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加速发展,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而智慧园区是智慧城市的重要表现形态。党中央和国务院也更加注重智慧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从2012年至今,颁布了多项政策推进智慧园区的建设,国内更多的各类型园区投身于园区的智慧化建设中。
2、发展过程
3、发展模式
随着网络经济、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不断涌现,我国双创正在进入黄金时期,作为企业孵化基地的园区也随着双创的热度开始升温。那么在经济新形式下,产业园区的运营趋势将会如何发展?
产业运营模式:
- 围绕瞪羚独角兽企业构建产业集群;
- 建设智能化服务载体,如,专业化众创空间、智慧化园区服务、智能化基础设施等;
- 搭建园区产业创新服务体系,提供基金等金融服务、活动服务、商业模式服务等,构建完善开放的产业生态,以企业高速成长带动园区爆炸式发展。
~未来发展趋势~
产城融合与产城一体化是未来园区发展的大趋势:
1、产业生态体系
由园到城的过程,产业生态中高端智能制造、科技研发、高端金融服务以及社会事业类服务必不可少。
2、城市规划体系
在普通的城市产业规划、交通规划、环境规划的基础上,需加上智能、生态及智能管理信息规划。
3、建设控制体系
园区的碳排放、能源审计,包括水资源的监控和监管等,在未来园区建设中,生态绿建的智能标准或将成为建设导则。
4、金融合作体系
数以百亿计的土地开发中,资金、还款、VC和资产孵化等,其金融合作体系的完善,关系到园区的生命力。
5、管理和服务体系
在政府及开发商的管理中,需把吃、住、行、交通等问题纳在园区的管控体系里,产城融合必须自成体系,自成运作系统。
以上数据,部分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https://f.qianzhan.com/yuanqu/list/587.html
……………………………………
如对文章感兴趣,可添加微信公众号:Dayang_talk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325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