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同样是突破千亿市值,为何差别如此之大?

同样是突破千亿市值,为何差别如此之大?

截止北京时间2020年1月17日收盘,中微公司(688012.SH)股价涨超12%,市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位居科创板市值第一。由中微半导体设备公司自主研发的5nm的刻蚀机,正式得到了台积电的认可,并将在2020年投入生产,为华为、苹果、高通等生产5nm工艺的芯片。

是的,你没有看错,当所有的巨头还在为10nm,7nm技术大肆进军的时候,中国中微正式宣布掌握5 nm技术。消息一出,国人为之振奋,世界为之震撼!谁也没想到,一直在这一领域没有任何话语权的中国内地半导体企业能够实现弯道超车,走在半导体技术的世界前沿。


| 科创板“亮眼”半导体企业营收状况

随着科创板在场内交易中的快速发展,截至2019年12月31日,已成功登陆科创板的企业有70家,其中,备受关注的半导体领域和手机领域,已经上市的企业数量约占37%,涵盖了半导体与手机的上中下游领域。

作为科创板上第二家抵达“千亿市值”的公司,澜起科技的股价最高一度曾飙升到97.20元,对应市值为1098亿元。和那些从新三板“转场”过来的公司不同,早在6年前,澜起科技就曾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但上市仅仅一年后,澜起科技就遭遇了机构做空和投资者关于财务造假的集体诉讼,最终于2014年11月从纳斯达克摘牌。

图片来源:集微网

在营收规模方面,晶晨股份以17.06亿元营收排在首位,其余为澜起科技、中微公司、嘉元科技,营收分别为13.84亿元、12.18亿元、11.73亿元。芯源微成为唯一一家营收未破亿元的半导体企业,营收为0.96亿元。

图片来源:集微网

对比此前在2019年8月28日,国内光伏领域龙头企业、全球最大单晶硅产品制造商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隆基股份”,601012)的总市值正式突破1000亿元,成为目前中国光伏资本市场第一家市值破千亿的企业。对于这家全球单晶龙头而言,千亿市值的突破,算是其里程碑事件之一。要知道,综合光伏产业各种因素的影响,在2018年底隆基股份总市值还仅486.7亿元,这较2018年初整整减少了229.34亿元,降幅达32.65%,此时隆基股份市值降至光伏企业第二位,上半年净利润20亿 。


| 同样是市值突破1000亿,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别

首先,其主营业务不同。隆基股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单晶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生产商。其核心业务即单晶硅片和组件销售。而中微半导体设备公司通过全新工艺和技术,以自主创新的介质刻蚀设备为突破口,迅速抢占了被国际巨头垄断的市场份额。

从公司发展年限、体量来看,中微半导体是中国最主要的半导体设备公司之一。公司于 2004 年设立,创始人尹志尧博士是全球知名的半导体行业专家。截至 2018 年底,公司研发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达到 381 人,占比58%,研发人员240 人,占比 37%。而隆基股份于2000年创立,在2014年凭借技术创新打造单晶硅全产业链,是全球最具价值的太阳能科技公司。截止2018年底,公司在全球已拥有了21056名员工,为光伏发电事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最后在营收利润方面,隆基股份2019年上半年实现单晶硅片对外销售21.48亿片,同比增长183%,实现单晶组件对外销售3193MW,同比增长21%,上半年总体净利润增长逾五成。截止2018年底,其营业收入为219.88亿元。中微半导体同样增速提升,主要是由于半导体行业需求的不断增长,公司研发费用的持续投入和新产品的不断推出。财务数据显示,中微半导体2017年—2018年营收分别为9.72亿元、16.39亿元,同期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2991.87万元、9083.68万元。

总而言之,虽然两者同为市值破千亿的公司,但由于其主营业务、销售渠道、产品分布、愿景使命、企业文化等的种种不同,而体现出来从营收利润、发展史、员工体量等多方面的差异。一个是上游半导体核心设备,一个是下游光伏产品制造,虽然同是1000亿市值,但是企业运营核心指数上有着数十倍的差别,充分体现出资本追捧态势和产业发展热度,另外所处不同的资本市场也对其走势有着巨大的影响。

| 创造出了多个“千亿”巨头公司,半导体产业因何如此火爆?

这和市场的需求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随着中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额从2013年的2508.5亿元增长至2017年5411.3亿元,中国已成为全球半导体发展最快的区域。如此的国之重器以及大投入的加快推进,博得了不少投资者的青睐。国内厂商在全部环节所需设备领域均有所布局,且在刻蚀设备方面,中微半导体也已实现了国产突破。2017年全球刻蚀设备市场规模为42亿美元,2022年市场空间有望达50亿美元。随着5G、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下游产业的进一步兴起,叠加全球半导体产业向大陆转移,中国将持续成为全球最大和贸易最活跃的半导体市场。这块大蛋糕无疑是众多投资人未来十年产业投资的绝佳机会。

再加之科创板开板初期市场供求不平衡,挂牌股票数量少,个股流通盘小,使得短线炒作火爆。面对科创板开市以来“涨不停”以及诱人的的投资机会,投资者须防范过热风险。科创板虽然短期仍可能交投活跃,但高换手率显示市场分歧较大,波动风险正在逐步增大。投资者应该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研判公司基本面,量力参与科创板交易。

(数据来源:手机技术资讯、集微网、澎湃新闻、OFweek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31746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