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司令抢购5000箱方便面,并直呼太辣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司令抢购5000箱方便面,并直呼太辣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苏联解体,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一直以来,苏联解体的原因都是各界热门讨论的话题,一个泱泱大国,既没有遭受外来侵略,又没有发生自然灾害,就这样转瞬间轰然倒塌,实在是骇人听闻。

▲苏联国旗及国徽

了解这段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在前苏联解体之前,其经济结构极不合理。它的国防工业和重工业极为发达,大量资金和人力都投入到重工业的发展之中。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轻工业,例如纺织、食品等,发展则完全被忽略。这个苏联巨人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姿态,那就是一条腿发育过剩,另一条腿却因发育不良而瘸。厚此薄彼的后果就是群众基本生活用品匮乏,人民缺衣少食,仓库里崭新的武器却堆得很满。

▲苏联商店旧照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成为其最大的继承者,原苏联在外的财产、存款全由俄罗斯代收。为挽回经济上的颓势,叶利钦采用“休克疗法”,但事实证明,这个方法绝对是错误的,就像这个方法的名字一样,它就好比让人先休克,再治疗,结果导致国民经济不涨反跌。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百姓苦不堪言,就连士兵军官也是食不果腹。长时间的生产武器,使得这个国家形成了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武器的尴尬局面。政府发不出粮饷,飞机坦克长枪大炮又都是钢铁制品,不当吃不当喝,在又是和平年代,武器又派不上用场,只能仓腐寄顿。于是,军火库里小到枪支弹药,大至军车坦克,都成了俄罗斯军官们用来倒卖的商品。

▲叶利钦旧照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一些商人发现商机,他们把国内的生活用品,运到中俄边境与俄罗斯进行以物换物,而这些人则被称为“国际倒爷”。在以物换物过程中出现的奇谈屡见不鲜,例如用猪肉换来米格24,或者用2个暖水瓶换一辆军用摩托,还有人用一堆土豆换俄罗斯平民家中的物件。其中最赫赫有名的就是商业神人牟其中,他以国内500车皮日用商品,从俄罗斯换来4架图154大型客机。俄罗斯军人在饥饿面前,放下身段化身小商贩,把手里的军用物资换成吃喝的东西用以果腹。

▲黑龙江街头的俄罗斯倒爷

有意思的是,在中国商品中有一样东西最受俄军欢迎,那就是方便面。方便面热量高,做法简单,保质期长,而且味道还不错,相比又干又硬的黑列巴简直是珍馐美味。为囤积方便面,俄空军司令部一次性抢购5000箱,而方便面一度成为各级军官的加餐标配,从司令到参谋长,一到饭点手里都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方便面,调料香常常从办公室里飘出。而对于俄罗斯人来说,中国方便面唯一缺点就是太辣,因为大部分俄罗斯人不习惯吃辣。后来,中国方便面厂家针对俄罗斯人口味,特意调整了调料配方,让更多的俄军士兵都能接受它的味道。

▲俄罗斯总统普京

在“休克疗法”的刺激下,俄罗斯GDP一年内下降了50%,社会矛盾不断被激化。寡头趁机谋取私利,俄罗斯国内上下一片混乱,民众怨声载道,而叶利钦明白过来后为时已晚。幸好,普京掌握大权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才挽救了岌岌可危的俄罗斯一命。随着后来俄罗斯经济的逐渐复苏,“国际倒爷”这种罕见的现象也就成为了历史,变成我们津津乐道的谈资。

参考资料:

《列国志:俄罗斯》 《俄罗斯现代史》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8805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