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成电路概述
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是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按照一定的电路互联,把一定数量的常用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晶体管等,以及这些元件之间的连线,通过半导体工艺集成在一起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电路。集成电路由最初的电子管到后期的晶体管,集成电路里的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发展,同时元器件也在成倍增长。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集成电路产业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更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构成。根据集成电路功能的不同,集成电路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模拟芯片、存储芯片、逻辑芯片、微处理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集成电路的产业链依次可以分为五个端口:上游设计端,其次材料端、设备端、制造端,最下游为封测端。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二、集成电路销售额与进出口金额分析
经过十年的发展,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2018年达到了6532亿元人民币,相较2009年的1040亿元人民币增长了六倍多。2009-2018年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量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到了22.65%,集成电路产业增速较为明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目前是全球半导体最大的消费市场,并且进出口金额也在逐年递增。2018年我国集成电路出口金额为860.1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约48.1%,增幅较大。进口金额为3166.81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1.4%。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集成电路发展趋势
1、产业重心转向亚太地区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技术的发展,亚太地区(除日本)的半导体生产研发技术不断进步,半导体生产体系日益完善,半导体生产重心已经转移至亚太(除日本)地区;同时,进入21世纪后,亚太(除日本)地区对经济水平获得快速发展,人们消费能力进一步提升,对半导体产品需求增加,因此,世界半导体市场中心也转移至亚太地区。2016年,亚太(除日本外)地区市场已占全球市场61.5%,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地区。而中国由于巨大的消费量,已成为重要市场。
2、集成电路需求旺盛,减税减负加速国产替代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高度依赖进口,进出口规模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和集成电路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也在快速扩大,集成电路领域整体贸易逆差绝对值仍在快速扩大。由于集成电路巨大的需求量,国家会出台相应政策来减税减负加速国产替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63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