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精准扶贫”的责任担当——湖北省人大代表陈迪强的扶贫故事

“精准扶贫”的责任担当——湖北省人大代表陈迪强的扶贫故事

陈迪强自2002年担任湖北阳新县泉口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带领村“两委”干部为泉口人民实施硬化通村组公路13.8公里,修建“丁垅水库水泥渠道”1100米,新建文化广场4个共5000平方米,跨河大桥四座,改造山塘、河堰几十处,安置路灯130余盏,新建教学楼400平方米,两次新建村级办公大楼和村民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新建村民安全饮水50立方容量的水塔四座。发展花菇种植面积200亩,新挖山种植油茶5600亩,种植杉木等5000亩,发展杂柑种植100亩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5万元。

陈迪强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只有扶贫的路上艰难岁月的奉献历程。在正在召开的湖北省第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记者采访了这位来自基层的省人大代表,下面就是陈迪强倾心扶贫的一组小故事和他的扶贫观。

公平公正公开,扶贫道路不能漏一人

2014年省网申报困难户时,经全村申报上来的名字,在收集个人信息资料时,发现全村有几个孤寡老人和年纪大的老同志,由于逃避农业税征收导致没有合法户籍。为此,陈迪强去县档案馆查阅资料达十几次,所有的费用自己承担。贫困户陈大雪、低保户李桃等、五保户陈绪忠、陈绪孝兄弟等等,都为他们落实了合法的户籍,他们都非常感激,现在,他们的低保金一年有五、六千元,五保金八九千元。

脱贫的保障重在发展产业

“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实现全面小康的重大决策。早在陈迪强上任之时面对全村的贫困人口,就有立誓让大家尽早脱贫的心愿。解决贫困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发展产业,让大家有一个就业增收的平台,有产业才有就业,有就业才能有收入,有收入才能真正脱贫。

走出去,请进来,大力招商引资

花菇产业连续三年亏损,面对产品品质无法提升的难题,陈迪强找到时任湖北省省长王国生请求给予科技支持!湖北省农科院高虹博士科技团队对接我们的食用菌产业。经专家们实地“把脉”提醒:造成产品品质低劣问题关键是地理区域温差气候问题,建议我们必须重新创建种植模式,尽快到浙江庆元找合作人。

2016年新春伊始,陈迪强与村长陈敬洲四处寻找合作人。在浙江丽水打听到有一个团队在黄梅龙感湖创建了两百亩的香菇鲜销产品种植基地。欣喜之余利用周末时间,来回十几次与“承成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达成合作。

扶贫就是一条艰难之路,更需要干部的无私奉献

2017年真的期盼!二月份基地就处于一片忙碌的菌棒生产中。五月份谁料一夜“沱子雨”正下在洋港周围,漫山的洪水至午夜三时许源源不断涌向生产车间,已经接种好的菌棒正在养菌之时,被洪水冲去遍地都是,一片狼籍的惨景让人痛心疾首!次日一大早县委书记王建华第一时间赶到受灾现场。经统计损坏了三十余万棒,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万元。

“屋漏偏遭连夜雨,行船又遇顶头风。”千方百计筹借生产资金再生产是当务之急。6月份已完成90余万棒的产量,发菌期间菌棒十分成功,所有的员工都向公司道贺!谁料,连续15天四十度高温的天气打破了所有的美梦!90万棒全部被高温烧菌,最后才勉强剩下五万菌棒。近300万元的成本哪!这一次,他瘫痪在地既无语又无泪,真的快要崩溃了。

镇委镇政府及时采取补救办法,召开全镇扶贫动员会,利用金融扶贫的优势向县政府汇报批准,采取“户贷统还”,贫困户入股企业经营,以户贷5万元年保底分红5000元的模式,重新筹集生产周转金,直接带动全镇44个贫困户入股分红。

秋季生产的菌棒虽然产量低点,但是没有烧菌的危险。人间有情天灾无情!2018年元月底一场十年不遇的雪灾把所有的种植大棚压垮!又是100余万元的经济损失。就是一个力举万钧的坚强汉子,也会被一个年度连续三次的重大损失所压垮。年关将至,所有100多人的员工工资80余万元一分未发。员工工资责任如山!

浙商由于自身征信问题导致公司从银行中没有获得任何贷款。天灾不能代替不发工资的理由,这是一份天责!他自我加压只能担当不能退让!为了能解决员工工资问题,他以个人名义找了农行和邮政银行,苦口婆心千方百计。终于答应,找公务员担保各贷30万元以解燃眉之急。剩下的20万元都是管理人员工资,相互承诺缓解。

贫困户有就业有收入才能脱贫

自2013年创建“泉口工业园”至今,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的方向,主要是围绕贫困户就业增收为目的。贫困户承包的种植大棚,一早要摘菇没人摘,他自己来摘……。菌棒夜间要喷水保湿,贫困户会来吗?他夜夜都要干到十一点,一身湿泥才回家……。通过自己的劳心劳力带动了一大批贫困户凭自己的双手就业增收脱了贫。

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加快实施乡村振兴

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重在发展产业。根据本区域的自然条件,在做大食用菌产业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电子商务销售的同时,现已启动“泉口村万春洞”结合“万亩油茶花”和“原生态休闲娱乐”等项目打造乡村观光二日游。利用本村千亩烂冬田整合进行“稻虾连作”。借助浙商的养殖技术大力发展鹌鹑等特色养殖。变废为宝创建“废菌棒+鸟粪”的有机肥料制作。大力推广发展杂柑种植。只有让老百姓富了,所有的付出才有价值。(记者 余惠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3913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