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晨报全媒体记者 张翔宇 太原报道 “随着山西综改示范区入驻企业越来越多,他们不仅要解决国内市场问题,还面临着开拓海外市场的问题。我们团队就是要帮助这些企业走出国门。”1月7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山西商事法律服务中心 (以下简称“山西商法中心”)副主任白沈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2018年10月,山西商法中心在山西综改示范区挂牌成立。一年多时间以来,为企业提供了资信调查、商务敦促履约、国际间法律机构联络、商事法律培训、涉外重大合同审核、合规认证等一系列综合性商事法律服务。特别是“贸易+”服务模式的出台,更是加快了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贸易+”模式使我省产品“出国”
2019年8月16日,山西商法中心在山西汾西机电有限公司调研时,该公司负责人表达了想让产品走向海外的意愿。随后,白沈坪与该公司贸易部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入沟通,经反复讨论确定了服务事项,达成了合作意向。
去年9月底合同签订后,山西商法中心派出工作组入驻山西汾西机电有限公司,通过产品梳理,编制了符合国际买家浏览习惯的中英文产品手册,形成海外宣传资料。该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制氮机、制氧机,适用石油、煤矿等行业。山西商法中心根据企业产品特点,确定美国、澳大利亚、乍得等国家为目标市场。随后,又检索了目标市场对于制氮机、制氧机等气体分离设备市场准入要求,梳理得出具体的认证调研报告,包括认证流程、认证服务内容、认证直接授权机构等,编写了企业产品相关认证推荐。在山西商法中心全流程服务下,去年12月,该公司产品远销非洲国家乍得。
白沈坪介绍:“国内企业和外国企业做生意,面临许多问题,首先要了解国外企业的背景、信用问题,还要了解这个国家的贸易规则等,这些事项好多国内企业都不太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手把手教,跟外国人怎么打电话、怎么谈生意、怎么签合同,包括货物接收、产品安装、售后服务等都要进行帮扶,直到一个贸易流程、一站式服务结束。”
白沈坪表示,具体说来,山西商法中心采取“贸易+”的服务模式,分十步帮助企业“走出去”。一是合作目标的选择与匹配;二是洽谈达成合作意向;三是对国际贸易产品、国际标准、海外供需信息进行大数据处理,宣传产品,建立对接国际的标准,查找供需信息;四是借势贸促系统力量对海外市场进行综合性分析尽调;五是建立多种对接渠道;六是代理指导直接进行贸易谈判工作;七是介绍推荐公司直接或间接合作出口;八是协调金融机构、政策性保险公司、各有关厅局对出口企业进行政策支持;九是法律服务机构专业人员对企业涉外合同文本进行审核指导;十是借助商法机构人才库资源对进出口企业专业人员进行培训。
引导我省企业“看”世界
“授课老师讲得非常好,通过具体案例的营销策略、与客户交流等进行深入讲解,受益匪浅。尤其是合同怎么签订、如何做好售后服务,对我们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希望借助山西商法中心这个平台,协助我公司产品走向世界。”这是山西商法中心对太重煤机有限公司职工培训的反馈。
一年多来,山西商法中心在帮助企业“走出去”的同时,还在为企业“走出去”积极做着准备,做了大量的培训工作。
2019年5月28日,山西商法中心与山西综改示范区创新发展部共同组织了我省首次关于国际贸易标准、境外经营合规管理的培训。省国资委及综改区推介1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近200余人参会。此次特邀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秘书处姚歆秘书长、中央财经大学合规教育与研究中心胡国辉教授授课,给大家带来不同凡响的体验。
培训结束后,许多企业纷纷来电咨询,或到山西商法中心座谈,表达了合作意愿。
长治高新区管委会党会党工委委员、总工程师卫玉玺的话可以说是代表了大家的心声:“我们对于加强本地区的对外贸易工作非常重视,也是非常迫切的,让我省的优良产品“走出去”是我们致力于发展的方向。所以,非常感谢山西商法中心与我们相互合作,为我们指明前进道路的方向。”
去年11月29日,白沈坪在太重煤机有限公司做了题为“直入人心的销售功夫”的培训。他对国际业务开拓所要凝聚的资源、学习的文化、制定的标准进行深入介绍,并就目标客户选择、客户分析、客户拜访、商业谈判、签订合同等全过程,结合经验与大家做了分享,得到太重煤机有限公司职工的一致好评。
为企业国际贸易提供“保姆式”服务
白沈坪介绍,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山西企业,他们通过对接洽谈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山西省分会调解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山西省经贸摩擦预警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山西分中心、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山西办事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自贸协定(山西)服务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营商环境(山西)监测中心、出证认证中心等7大平台落地综改区,以调解方式,独立、公正、规范帮助平等主体中外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解决商事纠纷;给企业提供国际经贸摩擦预警信息,综合开展法律咨询、案件应对、宣传培训、专题调研等法律服务工作;开展知识产权咨询、培训、运营、产权保护等活动,帮助企业提升知识产权意识和知识产权问题应对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开展仲裁宣传工作,提供仲裁咨询,协调当事人利用仲裁解决商事纠纷等。可以说,企业在出口方面遇到的问题,包括困惑、纠纷,都可以“一竿子戳到底”得以解决。
同时,申请使我省成为中国贸促会商事认证中心企业信用服务平台——“贸信通”3个试点省、市之一。该平台通过高效的数据整合,提供集信用认证、信用查询、贸易数据、贸易撮合、品牌服务等一站式服务,通过基础信用认证后企业可以共享这些国际化资源。目前,已为山西焕星科技有限公司、山西汾西重工有限公司、山西汾西机电有限公司完成了“贸信通”基础认证工作,取得了相应认证证书。
为了方便境外投资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山西的优秀产品,山西商法中心还建立了山西商事法律服务平台,将山西优秀企业审核后投放于平台,加大宣传力度。
白沈坪介绍,山西商法中心还与省商务厅、省发改委、太原海关、中国进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强强合作,加强我省中小型企业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全力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省内企业的正当权益,帮助他们安心、放心地“走出去”。同时,降低国内企业在进出口业务上的风险。
白沈坪表示:“对外进出口贸易是当前山西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重视并且以实际行动在推动山西省中小型企业的优良产品进出口贸易上,做出属于我们的贡献。为山西中小型企业与境外企业的供需要求尽到最大力量消除信息不对称,精准定位双方产供销具体需求,提供国际贸易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在新的一年,我们将帮助全省4至5家企业的产品销往国外,同时由点到面形成一套成熟、标准、成效显著的服务模式在全省复制推广!”他胸有成竹地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25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