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锋评 | 北大三退河南考生,究竟寒了谁的心?

锋评 | 北大三退河南考生,究竟寒了谁的心?

三次退档河南考生,无论合规与否,北大俨然成为众矢之的。

每年高考话题层出不穷,放榜录取时总有几家欢喜几家愁。但对于今年参加高考的河南学生小赵来说,这个夏天恐怕喜忧参半,喜的是,他以538分(注:2019年河南省理科一本控制线502分,河南省理科本科批北大分数线为684分)的成绩投档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国家专项计划,成功“捡漏”8个计划招生名额中的最后一个。但戏剧性的是,兴奋不过十几分钟,北大提档后竟然退档,河南省考试院三次与之过招,最终只得以同意退档结束。

断档事件年年有,但高校提档后退档,北大还是头一个。尽管记者毕业多年,早已脱离高三苦海,但同为经历过高考大省的激烈竞争,凭借国家专项计划从河南贫困县考入魔都重点高校的学子一枚,记者能够深刻体会到大家对当事考生遭遇戏剧性反转的同情。

从爆料消息不胫而走,到社交平台上讨论的炸开了锅,北大以一己之力引发众多网友愤然不平、甚至群起而攻之。

责骂虽爽,但于问题的解决无补,因此情绪倾泻过后,我们仍应深思,贫困地区的政策照顾与高校保障优质生源出现矛盾时,究竟谁该为当事考生买单?

当事学生诉苦、北大招生办喊冤

退档事件究竟谁之过?

撇开情感与道义的评判不谈,我们单就相关政策的明文条例分析,北大提档后退档是否具有合规性?

什么是国家专项招生计划?

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招生学校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和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实施区域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1)符合2019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2)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摘自《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第一条第一款)

538分投档北大,小赵是否够格?

国家专项计划在本科一批前开始投档录取,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招生学校普通类招生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摘自《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第三条第一款)

录用与否,北大是否拥有自主裁量权?

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高校根据模拟投档情况在正式投档前完成计划调整,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并确保符合录取规则的调档考生能够录取。

(摘自《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第八条第四十一款)

高校和省级招办应按照“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原则实施新生录取工作。高校应按照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进行录取。对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体健康状况符合相关专业培养要求、投档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并符合学校调档要求的考生,是否录取以及所录取的专业由高校自行确定,高校负责对已投档但未被录取考生的退档原因做出解释,高校不得超计划录取。

(摘自《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第八条第四十二款)

小赵够不够格?北大该不该退?对此,资深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给出了他的看法。

专家评论

按照目前的规定,在集中录取阶段,大学其实没有多大招生自主权,对于省教育考试院按考生分数、志愿投档进来的学生,如学生身体等条件符合学校要求,且专业志愿服从调剂,大学不能退档,退档要说明充分理由。北大以学生分数低,不能适应北大教学要求为理由退档,从投档录取规则看,是不合理的,因为这名学生是按投档规则投档进去的。河南国家专项计划实行顺序志愿投档,如果学校招8人,拿9人档案,一名学生因分数低,是可以退档的,而如果招8人,拿8人档案,学生符合条件,按规则不能退档。

与北大历届河南省理科录取分数线相比,538分确实不高,小赵能够成功投档,是因为今年国家专项计划报考北大的少(这和之前的大小年一个道理)。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由于实行按计划投档,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并不知道其他考生的走向,大学也无法自主提出录取分数要求,只有等投档档结果,才知道本年的投档线,这让志愿填报、学生录取都带有博弈色彩,会对生源带来不确定变化。

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给予学校自主权,由大学在高考成绩公布后,自主提出申请成绩要求,达到申请成绩要求者可申请多所大学,大学独立结合高考成绩、大学面试考察成绩、中学综合表现等评价、录取学生,一名学生可申请多所大学,拿到多所大学录取通知书,再从中选择确认。这样,统一的分数要求保证基本公平,学校自主提出分数要求,并综合考察学生,体现学校的招生要求。而学生和学校的双向选择,也可减少志愿填报的博弈色彩。

北大提档后退档

虽说“空前”,但愿“绝后”

记者手记

2019年的高考录取工作接近尾声,距离北大三次退档事件其实已经去一个多月。几日前,知乎上有疑似当事考生的账号发声,披露自己分数未达211的目标原本就打算复读,因此在填报志愿时就索性报了北京大学(顺序志愿),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平行志愿)。鉴于信息有待考证,记者并不建议大家过多揣测。至于事件的详情如何,后续该怎么处理,仍需北大招生办、河南省考试院、当事考生以及相关部门尽快出面,给予直接回应。

记者关注此事多天,发现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阅览完知乎相关话题下的热门讨论,就会发现参与最多讨论的便是来自于贫困、边远地区,享受国家照顾政策,考入国内重点院校的学生。愤怒也好,质疑也罢,北大退档事件饱受争议的同时无疑也撕裂了现行制度下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豁口。

众所周知,对于北上广深等教育资源雄厚的城市来说,高考不只是人生唯一的出路。但很多偏远地区的学子没有太多机会来培养特长、参加竞赛,考高分上名校至今仍是大部分人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不站在一条起跑线上,又如何对比?很多网友觉得,享受优惠政策考进来的学生势必会拉低高校的教育质量,可大学之道不就在于育人吗?

存在差距这是肯定的,但若以此为由而断掉别人弥补差距的可能,无论是谁都难以接受。记者从身边案例来看,很多享受国家专项政策的考生并不会因为自己低分进入的幸运而沾沾自喜,相反他们都很感激自己能有看到自身差距的机会并下定决心追赶。

以一个朋友的弟弟为例,他今年高考665分,通过国家专项计划被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录取。9日上午,跟记者聊天时,他正在收拾行李准备乘车来沪参加交大的2019专项计划生筑力学习先修营。“我平时分数更高,这次没发挥出最佳水平,不过能走国专进交大,也不算太遗憾了。河南高考大省,竞争真的挺激烈的,大家能有这样政策照顾的机会其实都很珍惜。你要说跟一线城市的学生之间相比,差距肯定有。但未来的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只要通过后天的努力追赶,都可以弥补。比如这次交大的训练营,也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提前适应、弥补差距的平台,这点我觉得还是蛮人性化的。”

回归事件本身来看,北大的做法确实合理但不合情,可追根溯源揪出真正问题,难道不是政策规定细则、投档机制运行本身还不够完善吗?

新民眼工作室 木白

编辑 | 杨欢 李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192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