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看见建筑之美 | 泰国

看见建筑之美 | 泰国



我去泰国的次数不多,地方也没有去过几个。不过,泰国到处都是的美丽建筑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那些古典建筑,简直就是“美不胜收”。泰国是个以南传佛教为主要信仰的国家,地理位置在温暖的东南亚,属于典型的热带气候。因此,泰国的建筑非常明显地受到宗教信仰和气候的双重影响。










泰国建筑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建筑形式代表不同的建筑文化。如民间传统建筑、宫殿、寺庙建筑、旅游景区的建筑都体现着不同的建筑文化内涵。泰国的建筑形式有传统式、现代式、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及传统式的变异等几种形式。总体上说,泰国建筑具有浓郁的佛教文化色彩和传统的民族特色,这一点充分体现了泰国七百多年的历史文化。大家都知道,在做建筑的时候,细致入微才能体现出建筑的特点与精致。这是优秀特色建筑的必须要求。泰国的建筑不管是高层建筑,还是低层建筑都很注重建筑细部的处理。如门窗、柱子、阳台、屋面等都做得很精细。从而使每一栋建筑都有各自的特色,自成精品。









泰国的傣族属于古代百越民族的范畴。因而不可避免地承袭了百越的传统民族文化,表现在房屋建筑中广泛地采用干栏式建筑。泰国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天气湿热。没有四季寒署的变化,只分为旱季和雨季。每当雨季来临之时,常是连日暴雨,洪水泛滥,淹没田野和庄稼。然而居住在高脚屋中的民众,因其楼板高出地面数尺,通常可借此躲避水患。到了旱季,楼底可以饲养家畜,楼上住人,清凉爽快。







公元前6世纪,佛教兴起于古代印度。当时印度不仅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民族矛盾也很突出。佛教后来逐渐分裂为大众部佛教和上座部佛教。其中北传佛教以大众部佛教为主,南传佛教以上座部佛教为主。在公元一世纪以后的若干世纪中,上座部佛教在中南半岛中西部(今缅甸和泰国)的传播取得明显的进展,最终导致了东南亚上座部佛教文化圈的形成。上座部佛教寺院的布局大多较为自由没有明确的轴线关系。上座部佛教建筑的装饰也很有特色,不仅外部庄重华美,而且内部装饰也十分精美。南传的上座部佛教建筑主要由佛塔、佛堂、法堂、僧房四大部分组成。他们的建筑特色各不相同,功能也各不相同。从它的总体布局、造型、空间利用、构架装修以及色彩运用等方面吸取上座部佛教建筑精华及其文化内涵,古为今用。创造了具有上座部佛教文化特色和时代风貌的全新建筑,达到继承和发扬上座部佛教文化的目的。









泰国地处东南亚的中心,是连通印度、缅甸和中国南部的天然门户。泰国所处的区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温度不低于18℃,平均年降水量大约在1000毫米以上。11月至2月受较凉的东北季候风影响比较干燥,3月到5月气温最高可以达到40-42℃,7月至9月受西南季候风影响进入雨季。10月至12月偶有热带气旋从南中国海经过中南半岛吹袭泰国东部,但在暹罗湾形成的热带气旋为数甚少且一般在20-35左右。所以在泰国,适应高温,抗风性能都是特别需要重视的,所以佛教宽顶多角塔楼和尖顶塔楼就比较流行。那样雨水可以顺着屋檐泄去,而不至于漏进屋内。总之,因地制宜,是全世界各地建筑的共同特征,这个特征,在东南亚,在泰国也展示的淋漓尽致了。

#头条带你看世界# #我是生活家# #看见建筑之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1891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