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8年前的老电影《牧马人》突然在网上大火,吸引了不少90后、00后观众,网络评分高达8.9。另一部23年前的《美丽人生》4K修复版重新上映也受到不少年轻影迷的喜爱,口碑为同档期最高。这些老片为什么能够跨越时代,成功引起今天年轻观众的共鸣?或许就是经典的魅力。
1
纯粹的爱情戳中观众内心
在此次翻红之前,由朱时茂和丛珊等主演的电影《牧马人》对于不少年轻观众来说知之甚少。这部于1982年上映的影片,是著名导演谢晋的代表作之一,曾在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第六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揽获多个奖项。著名表演艺术家牛犇就凭借该片同时获得这两个奖项的最佳男配角。在这部影片中,大家可以看到牛犇老师年轻时的精湛演技。
“老许,你要老婆不要,你要老婆,只要你开金口,我等会儿给你送来!”近来,各大视频网站都在流传《牧马人》的电影片段,这句由牛犇扮演的郭大爷的台词更是刷屏网络,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起初,或许是这句台词率先戳中了渴望脱单的青年人的内心,大家纷纷找来影片观看,结果像发现了一个“宝藏”。在大家的弹幕中除了赞扬朱时茂的帅、丛珊的美、女秘书的时尚、乡民的善良、画面的美丽外,纯粹的爱情和质朴的信仰更是备受推崇。
在片中,也正是郭大爷的那句话,开启了朱时茂和丛珊饰演的许灵均与李秀芝爱情的故事。一个是西北敕勒川牧场的牧马人,一个是从四川逃荒而来寻亲未果的姑娘,在郭大爷的好心撮合下成为夫妻。他们不讲究出身、不在乎物质,没有彩礼,甚至没有一间像样的房子,连一碗粥都需要分着吃,但他们有对彼此的信任,相互依靠,互相鼓励,为了这个小家庭一起奋斗,过着知足幸福的生活。
在他们看来,精神的富足远比物质富足重要得多,即使是旅美华侨企业家父亲邀请许灵均去美国继承事业,他也不为所动。许灵均面对丰厚的物质诱惑,断然拒绝出国,不仅仅是因为爱情,更因为有着浓浓的乡情以及家国情怀的牵绊。就像他所说的,他不能离开祖国,这里有他的亲情、他的爱、他的根。
2
伟大的父爱成就“美丽人生”
《美丽人生》除了讲述了一段令人羡慕的爱情外,更展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父子情。这部于1997年上映的意大利电影,曾横扫各大国际电影节,收获包括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和戛纳评审团大奖等在内的众多大奖,在23年后的今天仍有动人心魄的力量。
《美丽人生》虽然以二战历史为背景,但基调并不沉重,它通过一个充满温情的小人物故事,散发出温暖、明亮的色彩。影片中,从圭多与多拉的相遇到相爱都充满了浪漫的色调,即使圭多没有迷人的外表、显赫的地位以及丰厚的财富,但依然靠着真诚、幽默和智慧,俘获了多拉的芳心。最终他们跨越阶层、种族等重重障碍,成为夫妻,并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约书亚。
圭多会在花房门口等着淘气的儿子出门,骑着自行车送多拉上班,然而好景不长,他们的幸福生活笼罩上了战争的阴霾。在约书亚5岁生日的那天,身为犹太人的圭多和儿子被抓进集中营,多拉虽然不是犹太人,依然选择和他们一起前往。
为了保护儿子幼小的心灵不受到惊吓和伤害,机智的圭多把这次被抓解说成一次旅行,并将集中营的各种规则讲解成一场“1000分游戏”,而胜利的奖品则是约书亚最爱的坦克。当他假装懂德文将纳粹介绍的规则翻译成游戏规则时,虽然看起来好笑,但观众的心是揪着的,圭多做出这样的举动未免太过冒险,但这也正是伟大的父爱使然,这种爱是可以超越生命的。
在集中营,面对恶劣的环境,圭多克服自己内心地恐惧将各种残酷的现实以轻松的方式进行解说,让儿子相信这就是游戏的一部分,始终抱有“游戏结束就可以回家”的期待。圭多冒险去救妻子被发现后,只能接受在枪口下结束生命的结局。而当他被纳粹押着,路过约书亚藏身的铁柜时,还朝儿子眨眨眼睛,滑稽地大步走去,为让儿子相信这也是游戏,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坚守这个美丽的谎言。战争结束后,恰巧有一辆真的坦克车开到约书亚的面前,令他喜出望外,也正是父亲的呵护,才使约书亚有了“美丽人生”。
3
人性的光辉跨越时代
这两部影片虽然都带有时代的印记,但当年的获奖无数和今天观众的高分好评,都验证了它们可以跨越时代,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无论是《牧马人》中纯粹的爱情、质朴的乡情以及坚定的信仰,还是《美丽人生》中至死不渝的爱情、刻骨铭心的父子情,在哪个时代都是最为珍贵的,特别是在欲求多样化的今天,对于年轻人来说也有着涤荡心灵的作用。
“看完这部电影又相信爱情了”“好羡慕那个时代纯粹质朴的爱情”,这也是观众对《牧马人》最多的评价。在彩礼动辄几十万元,离婚率居高不下的今天,两部影片中展现的朴素简单的爱情,更能拨动年轻人的心弦。“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当李秀芝用从电影中学来的话鼓励丈夫时;当丈夫成为教师,李秀芝说“你当上老师我不稀罕,即使现在在这里牧马一辈子我也不嫌弃”时,弹幕不断出现“得妻如此,夫复何求”的感叹。
而且,在这些真挚感情的基础上更闪耀出人性的光辉,影片中每一个主要人物的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正能量,他们坚韧善良、勇敢豁达,他们面对苦难和人生抉择时表现出的减轻和淡定,也彰显了人生的意义,有着永恒的力量。
(燕都融媒体记者 康瑞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193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