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省政协委员:广东可打造中国“种业硅谷”

省政协委员:广东可打造中国“种业硅谷”

原题:“委员通道”第二年亮相广东两会 6位省政协委员现场发言

广东可打造中国“种业硅谷”

昨日上午8时许,政协第十二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开启。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高鹤涛

1月12日7时50分许,距离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开幕还有1个多小时。但是境内外的记者早已经架起“长枪短炮”,等待“委员通道”的开启。

为更好地展现委员履职风采,展现广东省政协工作亮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对标全国“两会”日程安排等方面的做法,今年是广东两会第二次举办“委员通道”。8时15分,6位委员登台,发言内容涉及职业病防治、反家暴这样的身边事,也有关于推动广东相应领域高质量发展的议题。

说民生

胡世杰(省政协委员、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副院长)

预防员工颈椎病 企业要负起责任

“10个上班族,9个颈椎痛,那颈椎病、鼠标手、背痛等,算不算职业病?”省政协委员、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副院长胡世杰在“委员通道”上首个亮相。他表示,这几种疾病都不在我国职业病目录名单内,不属于法定职业病,但所造成的危害并不亚于传统职业病。

“有研究显示,肌肉骨骼综合征在个别行业患病率甚至高达90%。”胡世杰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若干年后,80后、90后步入中老年,如不及时预防,问题将会变得更为严重,将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他建议,职业人群要树立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理念,“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自我保护,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工作与生活习惯。

他也表示,用人单位要树立责任主体意识。要重视新型职业病的预防控制,采取多种措施,提供符合劳动工效学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引导职工采取工间操等方式,尽早预防“白领职业病”。

在国家将“白领职业病”纳入职业病目录名单之前,他建议加强研究,将相关防控措施作为“健康企业”重要内容,考虑把用人单位落实情况与工伤保险费率浮动机制挂钩,推动用人单位落实责任。

汪洪(省政协委员、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院长)

情节严重家暴加害人应列入失信名单

汪洪说,家庭暴力严重危害家庭的和谐幸福和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也影响社会稳定。她介绍说,调查显示,中国2.7亿个家庭中有30%存在家庭暴力,其中90%的受害者是女性。

她建议实行“首问责任制”。公安机关、村、居委会、妇联等单位接到受害人反映后,首次处理人要持续跟踪负责后续处理工作,防止处理人频繁变动延误工作。同时推动“法律援助律师”尽早介入。妇联等单位接到受害人反映后,可委托登记在册的法律援助律师为受害人进行法律咨询和服务。

她认为,公安机关要加大处理力度。一旦发现家暴案情,就要做到几个“一律”:一律对加害人和受害人进行调查取证并制作询问笔录;一律委托法医对受害人进行伤情鉴定;一律对加害人送达《告诫书》。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也要加大司法保护力度。在人民法院签发人身保护令裁定书后,加害人违反裁定书实施家暴行为的,应予以司法拘留,情节严重的可以以“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移送公安机关处理。“还要将情节严重的加害人列入失信名单,并实施信用惩戒。”她说。

谈建设

李震霄(省政协委员、广州市黑石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推动广东高速公路服务区转型升级

“十年前的服务区设施简陋、环境脏乱,今天的服务区整洁、干净、卫生。未来,如何让经过服务区的人们停下来、慢下来,让服务区成为享受的驿站?”在委员通道上,李震霄关注广东高速公路服务区转型升级问题。

有数据显示,服务区车均停留时间不超过十分钟,在广东一些人流较大的服务区日均人流量已突破两万。在旅游旺季,通过高速公路到达景区的游客占90%,自驾人数占50%。

李震霄建议,一是要强规划,促保障。加快制定全省服务区发展建设指导意见,建立服务区综合开发利用保障机制,出台解决服务区用地、建设、油站指标、持续高效运营的扶持政策;二是要抓特色,建品牌。结合地方特色和公众需求,打造一批特色服务区,强化设计理念、功能定位、总体规划和商业布局,做到“一区一特色、一区一精品、一区一主题”;三是要提效益,促发展。在塑造品牌化、标准化服务模式上多下功夫,用服务升级引导消费升级,提升服务区经营效益,进而带动和促进沿线城镇经济发展。

王清(省政协委员、广东林中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助推广东打造中国种业强省

王清表示,广东是制造业大省,也是种业大省,广东省的种植资源非常丰富,全省收集保存的农作物种植资源有7.3万份,约占全国总数的15%,生物育种、航天育种等技术全国领先。除此之外,广东省还拥有全国唯一一个获批筹建的国家基因库,在种业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芯片是现代工业的核心和灵魂。小小的种子就是现代农业的‘芯片’,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王清建议,广东建设“种业硅谷”,打造种业强省。

如何建设广东“种业硅谷”?王清表示,应当依托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或者广州国家现代农业科创中心等现有平台,建设种业大数据中心,共建共享全省种质资源大数据库,构建表型分析与基因型鉴定数据库,夯实建设“种业硅谷”的基石。除此之外,还要发挥广东省在作物航天育种、分子育种、基因测序,以及大湾区种业人才聚集等优势方面,大力发展生物育种产业,提高生物育种服务与创新能力,建设规模大、集聚性强的生物育种产业高地。

她进一步建议,未来应加强种业人才引进与培养,将广东省种业高端人才纳入省级紧缺急需人才目录范围,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话湾区

卜绍基(省政协委员、广东画院美术馆副馆长)

建人文湾区 也要建设“善爱湾区”

卜绍基说,去年9月起,广东画院美术馆策划举办了两场名为“艺聚湾区显关怀”的慈善书画作品巡回展,展出残障人艺术家的书画作品。“通过艺术交流,分享了彼此在慈善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活动,我可以呼吁更多的人去关注和支持湾区的特殊人群、困难群体,让更多的慈善公益实事落地。”

卜绍基呼吁以文化艺术的合作与交流为纽带,在建设人文湾区的同时,大力推动“善爱湾区”的构建。同时以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为抓手,推动湾区慈善事业一体化发展。

杨琪(省政协委员、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

构建粤港澳爱国主义文化旅游路径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粤港澳三地地缘相近,有着不可分割的文化血脉。”杨琪表示。建议以2021年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整合粤港澳三地爱国主义文化资源,构建爱国主义文化旅游路径与品牌线路,使之成为大湾区旅游文化名片,也促进三地民心相融。

“要建立协调机构,整合湾区爱国主义文化旅游资源。”杨琪指出,目前,缺乏专门机构来整合湾区爱国主义文化旅游资源。建议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粤港澳加强协调,统一规划,促进大湾区爱国主义文化的研究、保护、传承和资源的整合开发与利用。

除此之外,还要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开发爱国主义文化旅游资源。湾区内各地爱国主义文化资源之间前后相承、互相呼应,凝结着港澳与内地共同的记忆。如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觉醒与复兴的史迹点,孙中山先生在大湾区内的革命活动足迹,周恩来、叶剑英、叶挺等革命先辈在香港、澳门以及广东省内的战斗路线等。建议相关城市通力合作,将这些史迹点串联起来,共同设计开发优质的爱国主义旅游线路。(龙锟、魏丽娜、张姝泓、张晓宜、刘春林、邓潇丽、汪万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19184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