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2019多份硬核成绩单,山东大学表现抢眼,盼摘掉“大而不强”帽子

2019多份硬核成绩单,山东大学表现抢眼,盼摘掉“大而不强”帽子

同样是2000年左右的多校合并,为何山东大学给人的印象始终是“大而不强”,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却能快速发展呢?

有人说是山东大学合并的高校实力不如其它学校,但此说法很显然难站住脚。

1949年创建的山东工业大学,1997年就通过了“211工程”建设项目专家论证和立项审核,1999年经国家批准正式进入“211工程”建设实施阶段。

另外一所合并校山东医科大学,其前身齐鲁大学医学院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医学院校之一,从历史上“北协和、南湘雅、西华西、东齐鲁、中同济”的威名,就能看出齐鲁大学医学院的江湖地位不一般。

纵观整个高校圈,像山东大学这样有6个校区的985大学本就不多,分布在三座城市的就更少了。“一校三地”的办学格局,虽然有互相补短的好处,但也很难让山东大学的发展聚力,反而可能导致各自为营,影响人财物资源最大价值的发挥。

为改变“大而不强”的发展现状,山东大学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昂扬姿态开启由大到强新征程 ”。如今,一年时间过去了,山大的新征程走得如何?以下几份2019年硬核“成绩单”,或许可以找到一点答案。

新增“两院”院士2名

2019年11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分别新增选了64名和75名院士,其中,山东大学陈子江教授当选为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李术才教授当选为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新增2名院士的成绩,在整个高校圈排名第7位,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TOP 5高校并列。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0个

2019年12月,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山东大学有30个本科专业入选,在“985工程”大学中排名第6位。虽然入围数量多在一定程度上占了规模大的便宜,但仍能体现出山大在专业“瘦身、长高、变强”上的成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505项

对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而言,2019年这是非常艰难的一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的最终结果中,山东大学共获各类资助项目505项,较2018年增长112项,增幅28.5%,立项项目数位居全国第8,均创历史最好成绩。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48项

2019年7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名单公布,山东大学48项课题获准立项,在全国高校中名列第六

除了以上四个方面的抢眼表现外,山东大学2019年进入ESI前1‰和前1%的学科数均位列国内高校第十一。软科2019年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山东大学上榜学科总数51个,位列全国高校第八。在2014-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学科竞赛评估中位列第七。

山东大学2019年一系列成绩的取得,看得出在推动实现“由大到强”历史性转变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不进是退,慢进亦是退”,其它兄弟高校也在不断加速发展,山大还需要更加亮眼的表现和成绩来甩掉“大而不强”的帽子。

当然,山东大学的2019年并非一帆风顺,发展路上也受到了诸多质疑,盼能更好地发扬“崇实求新”校风,为天下储更多人才。对于山东大学2019年“成绩单”,你怎么看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13498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