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孩子:你“粗暴”对我,我就欺负别人,这是你教我的“交往”方式

孩子:你“粗暴”对我,我就欺负别人,这是你教我的“交往”方式

现在这个社会父母越来越难做了,平时为了赚钱工作忙,上还需要惦记着长辈,下还需要照顾着孩子,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这也导致了人愈加的烦躁,对什么事都没耐心

可能一件小事就会成为你发泄的导火索,最后导致大发雷霆。那么,面对你怒火的一般也就是孩子了。

因为你不可能与长辈父母发火,你不会与朋友同事发火。那么,孩子可能就成为了你唯一的“出气筒”。

粗暴的教育会产生反效果

每当看到孩子犯错,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你又淘气了,与你说多少遍了,不准怎样怎样,然后板着脸,对孩子横加指责,辱骂,甚至是打骂。

一方面想通过这样的严厉方式,让孩子知道教训,下回不在犯错。另一方面发泄着自己心中的情绪,虽然你可能会说,我没有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的想法,可是你这个行为就是变相的在孩子身上“发泄”着你的情绪。

父母的这种行为会让孩子备受打击,这种教育的效果并不好,甚至会起到反效果。其实,很多孩子在遭遇到你的责骂以后,他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更不知道改如何的改正。

所以,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的内心产生反效果,就算他听话了,恐怕也只是听你一个人的话而已。

我之前接触过一个孩子叫豆豆,他的父亲对他特别严厉,什么事情都要求做好,不准犯错,一旦他犯错轻则大骂一顿,重则打骂一顿。

在父亲的严厉“教育”下,豆豆变得确实很听话,在父亲面前规规矩矩,简直就是乖宝宝的形象,什么事情都不用说自己能够处理的很好。

可是,这其实只是表面的,也只是在父亲面前是这样而已。

他的父亲也一直认为自己“教育”的好,孩子这么乖,不管与朋友还是亲戚聊天都会夸夸自己的“成果”,总会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器,看我家豆豆多好现在多听话。

直到有一次发生的事,彻底的改变了他的想法。有一次豆豆同学家长带着孩子与老师一同上门“家访”。

原因是因为,豆豆平时在学校就是一个“小霸王”的样子,这次给他家孩子打了,所以才上门来找豆豆爸要个说法。老师也反馈豆豆平时在学校总是欺负其它同学,和学校那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走的很近。

这让豆豆爸不敢相信,怎么可能呢,豆豆平时在我身边很听话的,而且还特别胆小,怎么可能会像你们说的样子。

后来经过到学校了解,还有豆豆的同学询问才知道,豆豆平时在学校就是这个“小霸王”的样子,总会欺负别人,甚至还会抢别人东西。这简直与他“认识”的豆豆是两个人。

最好的教育是交流

由此可以看出,豆豆爸的这种教育方式是错的,这种严厉的教育会让孩子认为,这就是与人正常的相处方式,你对我严厉,平时打我、骂我,这确实让我怕了,我在你面前规规矩矩的,我不敢犯错,但是我只是服你一人而已。

孩子会把这些情绪发泄到别人的身上,我也打你们,欺负你们,让你们也怕我,让你们在我面前也不敢反抗,而且还会与同样这种性格的孩子在一起玩。

因此,当你承受着生活中带给你的压力时,你把情绪发泄至孩子身上,打骂孩子,孩子同样也会把你给他的情绪,发泄至其他人身上。

所以,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不是打骂,而是交流,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可以。那么,我们要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呢。

与孩子聊聊事情的经过

当看到孩子犯错时,家长最好静下心来,与孩子心平气和的聊聊,问问他为什么犯错,了解事情的原委,不要错怪或者冤枉了孩子

当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这时家长可以停止说教,给孩子自己反思的时间。


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当孩子犯错时,家长切忌对待孩子像对待下属那样,一味的指责、教训。

你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弄明白他的思考方式,进而引起孩子的反思,找出他的问题所在,让他弄明白自己错在什么地方。

这样,在你的循循善诱之下,孩子就会明白自身的不足,今后怎样去改进,这也大大的提高了孩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聊聊孩子内心的想法

有时候孩子犯错后,你指责他,而他认为自己并没有错,这时你要听听孩子的内心想法,他的出发点是什么,如果孩子的目标是对的,只是过程没有处理好,你要给予肯定。

如果他的出发点不对,你需要说明理由,指出孩子的错误所在,让他真正认识到问题。

这样做可以让孩子认识到事情错在什么地方,今后该如何避免在次发生此类情况,另一方面能够增进你们之间的亲子关系,让孩子认同你。

如果孩子在心底真正认同你的看法,那么,对以后你们之间的亲子交往也会顺利很多,否则又怎会让孩子心服口服呢?

其实,孩子犯错很正常,他的每一次犯错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孩子年龄小总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度过,家长只需做好引导者就可以,这时你如果没有起到引导作用,反而还加以指责、打骂,那么孩子怎么会进步。

他如果不进步,又会受到你的打骂,时间长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到底是谁的责任呢?

家长有些时候真的应该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对不对,问题出在哪里,如果想明白了,也就天下太平了。只有这样你的孩子才会成为你心目中想要的样子,成为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


免责声明: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13114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