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孩子网络成瘾怎么办——从戒网瘾中心说开去

孩子网络成瘾怎么办——从戒网瘾中心说开去


图片来源:共青团中央官博


孩子网络成瘾怎么办?

相信很多父母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但怎么解决呢?

断网,没收手机,骂,打,但可能收效都甚微。

这时候突然出现一家机构,告诉你,只要把孩子送进去,就能改正孩子身上一切的恶习,你会不会动心?而且还有很多成功案例和用户见证,你会不会相信?

这样的机构是怎么管孩子的呢?

有二种方式,一种就是暴力,还有一种是孩子之间互相管理。


  • 暴力

暴力能让孩子们屈服吗?可以,因为暴力能让人恐惧,让人屈服,原本那些不听话的孩子会变得听话、顺从。

所以暴力是最有效的管理孩子的办法吗?

不是。

因为暴力只会让人短暂的屈服,就像你喜欢打游戏,打你一顿,你就不喜欢玩游戏了?或者是同性恋,难道暴打一顿,他就喜欢异性了吗?大多数孩子,在经历过暴力恐惧之后,并没有改变本性,该不听话,还是不听话,只是因为屈从暴力威胁,而产生违心举动。这样的虐待式经历,让大多数孩子或轻或重患上了心理疾病,并且对家长甚至是这个社会,产生强烈的抵触和不信任感。经历过戒网瘾机构的孩子,患上心理疾病的比例超过50%。

换而言之家长花了钱,但根本就没有解决问题,只是被短期效果欺骗了,并且还让自己的孩子产生了更强烈的抵触感甚至是对父母的憎恨。

为什么所有的戒网瘾学校,都会用暴力去虐待送进来的孩子?原因非常简单,他们只是为了赚钱而已,他们根本没有能力用正常有效的教育方法,让这些孩子摆脱网瘾,但他们又追逐暴利,于是最后就只剩一种方法:“他们通过简单粗暴的虐待,把孩子直接打服。”

“然后直到我进去以后,真没见过电休克疗法了,取而代之的是针灸脉冲治疗仪,这是个什么玩意儿?其实还是电击,不过比电休克要好很多,具体的操作手法是在手掌、手臂、太阳穴、眉心、人中等部位涂上酒精消毒,插入两根细针,插入深度大约为1-2厘米。然后在针的两端连接电极,一台机器连接2个电极,强化版的是连4个电极2台机器,终极版是10个电极5台机器。针的不同数量对应不同程度的惩罚。

这个电击大概到底有多疼呢?拿最基本的2乘2电极来测算,各位可以想象一个场景,有一个人拿着输液针不停的扎你,而且扎的还是同一个地方,简单来说大约是输液针瞬间扎进肉里的10倍痛感。“

这是某戒网瘾机构学员的亲述。


  • 互相监管

先来看某个机构的组织设置:

官职按权力大小分别为:


班长(首脑,制定一切纪律)


副班长(辅佐班长)兼总思品(思品是情报管理机构,监督所有人的动态包括班长)


总安全管理,总纪律,总卫生,楼层长


楼层安全/纪律/卫生/思品(比如4楼安全,3楼卫生这样)


大室长(管理6个小室长)


小室长(管理一个小室,就等于宿舍管理者)


总话筒管理员(管理上课使用的无线话筒音响设备)

这个机构鼓励学生互相监督,互相举报,给学生划分阶级,阶级高的,挨电的次数就少,就可以决定阶级低的人要不要挨电,阶级低的,通过举报他人的方式,也可以让自己尽量少的挨电,用如此严密的权力机构确保了200多个人不需要任何一个保安就可以进行自我运转,同样也摧毁了孩子对所有人的信任,而这种信任感的摧毁是极难修复的。


为什么屡禁不止

无论是临沂四院还是豫章书院,这些机构屡禁不止,甚至很多家长还站出来为它们说话。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要探究其背后的原因。

因为在任何时代,都会有不听话的孩子,所以家长这方面的需求永远都会在。

需求决定市场,这就是这些机构存在的根本原因。

从开始的戒网瘾到后来的治叛逆,治同性恋,治早恋,几乎包治百病,这是很多父母最后的救命稻草,因为当他们用尽了所有对孩子的方法和手段之后,这几乎就是最后一招。

高利润也是幕后的重要推手,曾经被曝光的某机构,一年收入能达到8000万,一个学生一个学期的费用就是3万多。

这些戒网瘾学校,通过非常低的成本攫取了大量的利润,学校的创办者还借着学校,实现了社会地位的跃迁。

刚需+暴利,就导致这个生意永远不会终结,我们可以终结杨永信、豫章书院,但是还会有更多的XX出现。

孩子网络成瘾,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办?

没有立竿见影的办法,更没有所谓外部机构可以依靠,只能请父母用真心和耐心去对待自己的孩子,坚持下面的“三要二停”的方法:

从自己做起,不要在家里总是拿着手机,放下手机。

重新理解这个世界,电脑也好,手机也好,都已经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没有人可以生活在没有电脑和手机的世界了。

多陪伴孩子,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

止唠叨,你都唠叨了几年十几年了,有用吗?没用,为什么还要继续唠叨?而且唠叨会加重孩子的反叛心理。

止暴力,暴力是没用的,而且边际效应递减,长久以往,要么暴力不断升级,要么孩子叛逆不断升级。

这些方法可能一开始都没有效果,很正常,你想想孩子已经成瘾了多久时间,但是只要坚持,1个月、2个月、3个月,一定会有效果呈现,因为能够打开孩子心扉的只有父母无条件的爱

上瘾是缺乏自控力的表现,而协助孩子建立起自控力,是每个父母应尽的义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11400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