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尝鲜,就地取材是其中一个方法。
位于热带地区的奄美大岛(在日本九洲及冲绳岛之间),目前有约 67,000 名居民,过去属琉球群岛一部分,除了历史背景与日本本州岛不同外,成群的铁树亦是其特点。
铁树无论是粗壮且长的树干、长扇状的树叶,外形均与棕榈树相似。2.8 亿年以来这种植物一直存在,在侏罗纪时代更是随处可见。不过,适合恐龙消化的铁树,其神经毒素却对人类致命。铁树含有剧毒,直接食用可引致内出血甚至肝受损致死。因此岛民早在几个世纪前,发展出一套加工方法,滤去铁树毒素,最终成为可食用的淀粉。
艰难时期的粮食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铁树是岛民过去在艰难时期的主要粮食。
奄美博物馆职员久信博向记者解释,于江户时代隶属于萨摩藩的奄美大岛,主要栽种用作制糖的农作物,并由藩主派人以大米换糖获得粮食。但由于奄美大岛常受台风吹袭,”一旦欠收,岛民将会挨饿,故在这些时期必须以铁树为食”。
数百年前岛民便因此通过密集的人手,发展出清除树中毒素的工序,整个过程持续 4 周。他们先将树干劈开至木髓(Pith)位置,将之磨成粉状,经过反复洗刷及风干,最后就能滤走毒素,成为可用于制面或添加至大米食用的西米粉。
尽管藩主的统治,随 1868 年江户时代终结后取消,但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面对来自日本主要岛屿的资源供应线被切断,岛民处理铁树的技术再次拯救自身,摆脱饥饿。久信博指:“处理铁树的确切起源时期已无从考究,但这技术无疑对我们的岛屿非常重要。我们现时尝试编纂书籍,希望人们不会将之忘记。”
正在失传中的美食
不过,艰苦求生的日子早已过去,今天的奄美大岛,只剩下最后一代老人懂得过滤铁树毒素之道。
位于沿海宇检村大字生胜的小村庄,现时只有 55 人居住。其中,福永纪惠(Fukunaga Toshie,音译) 及河内荣子(Eiko Kawauchi,音译)自 70 年代末学习处理铁树 。福永承认,处理铁树的工作十分辛苦。而一手提着拐杖,另一手操着斧头的荣子,虽然正熟练地运斧劈树,却也年届 79。
一如日本许多地方,大字生胜的人口老化问题严重,大多数年轻人不仅离开村庄,更离开奄美大岛,到九州岛岛上的鹿儿岛市,甚至往本洲大城市寻找工作,令这门技术更难以传承。即便有徒可授,过程亦不容易。
现年 25 岁的福永兼史(Kenshi Fukunaga,音译)是村内唯一年轻人,他表示:“长者们虽然说学习不嫌晚,但对他们而言,反而是老得难以详细指导整个过程,事倍功半。我已尝试学习如何操作,但并不容易。”祖母纪惠亦承认:“我们现在太老了,无法教人。”
即使是旁人看来,承载多代人生活记忆的传统步向消亡,似乎是令人婉惜的事。但据BBC记者所指,许多大字生胜小区的人,对此却感到满足。
当问到纪惠对这传统同时包含的艰苦岁月,是否感到痛苦时,她否认:“不,那些都是美好的回忆。那时我们还年轻,我还记得铁树粉蛋糕有多美味。假如没有这东西,我们全部都不在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101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