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创建人民满意窗口】“小”窗口里的“大”情怀

【创建人民满意窗口】“小”窗口里的“大”情怀

2018年起,国家信访局部署在全系统开展人民满意窗口创建活动。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积累了许多符合实际、富有特色的经验做法。本期,让我们一起来看湖北的创建情况。

近年来,湖北省积极响应国家信访局人民满意窗口创建的倡议,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省市县乡四级联创,接访化解同向发力,弯腰俯身微笑服务,以真心换取民心,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

我们先来看几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一枝康乃馨 党群一家亲

3月8日妇女节这天,接访员曾丽在省接访中心大厅迎候着群众,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映入眼帘。曾丽微笑着主动上前服务,突然,一枝康乃馨送到她的手上,“姑娘,我今天不是来信访,是来感谢、看望你们的,我的养老钱终于有指望了!”曾丽的心中感到无比幸福与激动。这是节日里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老奶奶是“知青岁月老年公寓”非法集资案受骗群体里的一员。2月26日,他们100多位群体代表曾一起到省信访局信访。回想起那日情景,曾丽记忆犹新。

那天,省信访局门口人声鼎沸。信访群众将省信访局接访一处处长刘自力团团围住。“请大家相信,我们一定会帮你们寻求解决方案”。强有力的声音,响遍全场——刘自力以一名党员身份作出郑重承诺。接下来,省信访局迅速将该案纳入重点领域信访矛盾化解攻坚,多次协调督办,武汉市打非领导小组积极搭建平台,推动法院依法判决,老百姓的血汗钱终于有了着落。

第二个故事:一座凤凰桥 民意放心头

在革命老区麻城市凤凰窝,有一座凤凰桥,看似普普通通,背后却凝聚着信访工作者的心血。以前,这是一座小小的独木桥,桥面狭窄又没有护栏,群众出行很不方便。修桥是件容易事,但由于河两岸群众意见不统一,修桥一事一拖就是7年。

一天,河东岸的60多名群众到麻城市接访中心要求迅速解决修桥一事。此后40多天,麻城市接访中心15次召开协调会,逐家逐户上门做河西岸47户群众的思想工作,同时,在推进上兼顾河两岸群众利益,对桥的规划设计限高限宽加减速带等项目逐一研讨。功夫不负有心人,凤凰桥最终顺利建设。

第三个故事:一个小约定 责任大于天

2018年11月12日,孝感市接访干部彭幼桢已接待了22名来访群众,在接待最后一位老人时,因劳累过度,昏倒在地,被送到医院救治。医生嘱咐他好好休息,谁知他为了见“有约在先”的一位群众,第二天就从医院偷偷跑出来,继续战斗在接访第一线。他说,群众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只要群众信任,我就得拼上去。

一份信任

一份重任

一份责任

……

每一个故事

都饱含深情、暖人心扉

在这背后

是湖北省努力创建人民满意工程的

坚持与创新

坚持精炼队伍

深入开展“信访业务提升年”活动,着力加强接访干部队伍建设。注重以党建促队建,推行党性在一线锤炼、能力在一线提升、作风在一线检验、形象在一线展示、书记在一线示范、干部在一线成长“六个一线”支部工作法,把忠诚、为民、法治、奉献、担当、自信这12个字,深深镌刻到每一位接访干部的心中。

坚持精研业务

用好“周四讲堂”,修订群众来访接待规则,制定依法分类处理规则,加强社情民意分析。

坚持精准接谈

严格落实接访“七问”,诉求搞清没有?政策明白没有?责任扛起没有?方法对路没有?症结打开没有?措施落地没有?群众满意没有?努力做到“事经我手不越级”,“群众最多访一次”。

坚持精建制度

完善提级协调、会办协商、领导接访、律师参与接访等工作制度,推广武汉市领导干部大接访、孝感市“信访+调解”、恩施州律师“三进”等做法,推动大量矛盾依法及时就地化解。

(来源:湖北省信访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10082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