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公认的传奇巨星,想必篮球迷们都对诺维斯基的事迹不算陌生。只不过,相比起其他同行,这位德国天尊的性格颇为低调,关于他的宣传也远远谈不上多,以至于,他的不少故事,尤其是他未成名之前的故事,让许多资深球迷都不甚了解。
事实上,诺维斯基的身上发生过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有一些甚至是颠覆性的,足以让自诩最了解的他球迷目瞪口呆。
曾以为篮球是女人的游戏:
众所周知,诺维斯基在孩提时代最爱的运动从来就不是篮球。因为疯狂崇拜德国网球明星贝克尔的缘故,诺维斯基把网球当成了自己主攻的项目,并且颇有斩获。在诺维斯基12岁那年,曾经获得了1990年德国青少年网球比赛的冠军,足见运动天赋之高。
他之所以会去接触篮球,纯粹是因为身高使然。在1992年,也就是诺维斯基14岁那年,他的身高就已经飙升到1米90了,这自然会让他在篮球场上占到不少的便宜。于是,诺维斯基稍微分心在了篮球场,选择了一家二级职业篮球队。
不过,必须说明的是,这时候的诺维斯基一周只打一次篮球而已,对于这项运动的态度,远远谈不上有多热衷。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诺维斯基最爱的运动的确是网球;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那让人啼笑皆非的家庭环境。
诺维斯基的母亲与姐姐,平日里都打篮球。这就给当时思想还远远谈不上成熟的诺维斯基造成了一种错觉:篮球就只是女人的游戏而已。
再加上德国男子普遍喜欢踢足球的大背景,少年时代的诺维斯基如果不误会篮球这一项运动,那反而是咄咄怪事了。所以,这时候的诺维斯基虽然打着篮球,可心中却是不以为然的。哪怕他的母亲与姐姐告诉他,你以后就是德国男篮的队长,诺维斯基也纯粹就以为这只是调侃而已。
按照诺维茨基多年以后的说法:“我今天也许会成为一个无聊的商人,或许是在我父母的公司里当一名画师。为了避免掉大肚腩,我或许会和一帮人每一周去打上一次篮球的”——这恰恰说出了少年时代的他对待篮球的态度,与其说他喜欢这项运动,不如干脆说他纯粹就是为了运动而运动罢了。
霍尔格是他的天生贵人:
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诺维斯基很可能就会渐渐沦为篮球世界的路人甲,空有一身惊人的身高,却无所成就。
幸亏,在1994年的施韦因富特县,诺维斯基在青年联赛上遇到了霍尔格·格斯温德尔,后者在比赛之后直接找上了诺维斯基,告诉他他的篮球天赋究竟有多么恐怖,还主动提出想要训练他。
那时候的诺维斯基已经2米13了,在同龄的德国球员中简直就是鹤立鸡群的存在。运动能力虽然无非媲美美国球员,可就他的身高而言,已经算得上是难能可贵的了,被霍尔格一眼看中不足为奇。
可怜那时候的诺维斯基纯粹就只是把篮球当做是消遣而已,压根就没有投入什么精力。他自己深知,自己在篮球场上,所依仗的无非就是那身身高罢了,对自己当时的笨手笨脚颇有自知之明。于是,当霍尔格当面盛赞他的篮球天赋的时候,诺维茨基在内心深处把对方当成了一个……疯子。
好在霍尔格不仅具备了慧眼而已,他还具备了良好的口才,渐渐说服了当时对篮球极具偏见的诺维斯基,让他不断加强投篮练习,这才有了日后那个投篮机器的雏形。
不夸张的说一句,诺维斯基如果没有遇到霍尔格,恐怕就连进入NBA的资格都没有。
为了篮球触类旁通:
除了督促诺维斯基练习投篮之后,霍尔格还提出了一些颇为让人玩味的建议,比如,为了让诺维斯基在训练中一直都保持积极的情绪,他会让自己的朋友突然在训练中演奏萨克斯,还要求诺维斯基的思绪也必须过渡去音乐的层面。
若只是如此也就罢了,他还建议诺维斯基去学习了乐器,去看歌剧,甚至还研究了一些物理方面的典籍,就连大名鼎鼎的《自然简史》都有拜读。
这些奇怪的操作究竟有没有效果,恐怕注定会成为巨大的争议了。毕竟,很少听说主流教练会这般训练自己的子弟。不过,诺维斯基这个当事人却对此表示满意,他认为这种触类旁通可以帮助他更好的领悟篮球。
实际上,霍尔格的这种训练方式,在中国文化中早就有所体现了,玄而又玄的“功夫在诗外”,其实也就是类似的道理。
菜鸟时也会悲催:
就这样,诺维斯基以恐怖的速度成长着,这让他敲开了NBA联盟的大门,成为了当时还没有改名的达拉斯小牛的一员。
众所周知,初入联盟的菜鸟是相当悲催的,经常会被老球员呼来唤去。事实上,那时候的诺维斯基也没有避开这种悲催的遭遇,他经常要帮助队内的老球员们背包,时不时还要去买汉堡。根据诺维茨基自己的说法:“那些事情真的会让你觉得相当之悲惨。”
不过,诺维斯基却没有继承这种奇怪的NBA文化。哪怕他日后成为了联盟之中最为拔尖的那一批球员,他也从未对初入联盟的菜鸟们呼来唤去过,充分体现了他在思维方式方面与美国球员的不同。
让人颇觉玩味的是,诺维斯基在思维方式上与美国本土球员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他在许多事情上的格格不入。
比如在NBA联盟,巨星们为政治人物站台,这已经是太过寻常的操作了,大家早就见怪不怪了,詹姆斯更是这方面的翘楚。诺维斯基时不时也能收到类似的请求,希望他能够公开支持一些参加大选的候选人。只不过,诺维斯基每每都拒绝了。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我压根就不懂政治,所以就算是我支持了他们,也不会是发自内心的。”
再比如美籍经纪人,任谁都知道他们可以给球员带来更丰厚的利益,让球员赚得更多,诺维斯基起初也动过心,找过美籍经纪人。然而,他很快就受不了对方的唠唠叨叨了,宁可少赚一点钱,也要给自己一个安静的空间。
这就是诺维斯基鲜为人知的故事了。不难发现,比起那些贫民窟出身的美国本土球员,诺维斯基接触篮球的目的其实要纯粹了许多,远远谈不上把篮球当做是发财的工具,反而是一种颇为纯粹的态度对待着这项运动。可能也正是这种区别,才会造就出如此与众不同的诺维斯基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84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