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攻·守·道:“九民纪要”诞生前,基金销售机构的生死博弈(上)

攻·守·道:“九民纪要”诞生前,基金销售机构的生死博弈(上)


【打个招呼】

嗨,大家好,我是老“基”,刺“基”战场,一个专注于财富管理领域的法律合规从业者和公募基金投资实践者。您现在进入的是本人精心打造的“金融法律合规专栏”,专注于金融法律合规研究和分享,欢迎交流。

我的口号是:少打游戏,一起吃“基”!


小陈

2015年6月2日,北京海淀,天气晴朗,户外的温度将近30度,微微热。

小陈坐在支行的理财室里,紧紧的盯着屏幕。虽然行里空调开得很足,但小陈的额头仍布满微小的汗珠。这是开心、自豪的汗珠。

从2014年6月末开始,熊了多年的中国股市终于扬眉吐气,不到1年的时间,大盘从2千点一路杀向5千点,机构和专家也在高喊8千点、1万点不是梦。

那一年,每个人,都是股神,手里有点票的,说起来话都能听到“哞”的声音。

在小陈看来,A股值得纪念的高光时刻并不多,但她现在却如此幸运能够见证A股的繁荣昌盛,自豪感由心而生。

突然,小陈想到自己认识5年的老用户王女士,她也想把这一份喜悦分享给自己的用户,于是就拨通了王女士的电话。

王女士

王女士是一位从事金融审判工作的法律从业者。

她从2010年开始,就通过小陈那里购买理财产品了,多年投资,收益上也小有成就,她非常信任小陈。值得一提的是,在2015年4月9日,王女士就从小陈那里购买过一只中风险的基金产品,后来还获利了24.19万元。不过这是后话了。

王女士接到小陈的电话,就赶到小陈所在的支行了。

基金产品

在这个喜气洋洋的气氛下,小陈给陈女士推荐一款特别的产品,名字叫做中证军工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

这个产品不是小陈所在银行发行的产品,不属于银行理财,它是一款基金产品,是由基金公司发行的,小陈所在银行从证监会那里取得了基金销售业务资格,所以可以代理销售这款基金产品。

提到这个产品名称中“中证军工指数”,那可是一个响当当的指数。

在这个指数的样本股中,包括了由十大军工集团控股的且主营业务与军工行业相关的上市公司。

这个基金产品,就是把“中证军工指数”对应的样本股作为投资标的。简单的说,就是如果王女士购买这只基金产品,那么王女士的钱就会通过这家基金公司,“一揽子”购买这个指数包含的样本股,那么这只基金的走势将会与中证军工指数的走势高度一致。

说到走势,当年这只基金,也跟A股大盘一样,势如破竹。而且军工代表着国防,买下这个基金产品,不仅可以赚钱,还能间接支撑国防建设啊。

看到这里,王女士也心动了,同意购买这款基金产品。

小陈也是训练有素的客户经理,根据总行制订的销售流程,熟练地为王女士办理购买手续。

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评估

小陈首先拿出了《个人客户风险评估问卷》让王女士填写。

为什么买产品前还要先填卷子?这其实是监管强制规定的一个流程,是对投资者的一个特别保护的措施,小陈所在银行作为基金销售机构,必须先对王女士的风险承受能力做一个评估,确保王女士能够买到符合其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

这个卷子有十好几道题目,王女士认真的一一作答。

“以下哪项最能说明您的投资经验”?

王女士选择了“大部分投资于存款、国债等,较少投资于股票基金等风险产品”。

“以下哪项最符合您的投资态度”?

王女士选择了“保守投资,不希望本金损失,愿意承担一定幅度的收益波动”。

“您的投资目的”?

王女士选择了“资产稳健增长”。

“您的投资出现何种程度的波动时,您会呈现明显的焦虑”?

王女士选择了“本金10%以内的损失”。

……

王女士终于填完了。

小陈把卷子拿过来,根据王女士的选项,加总了一下分数,根据总行制定的评分表,最后评定王女士的风险评估结果为“稳健型”。

“稳健型”可以买这只基金产品么?这要看这款基金产品的风险评级了。

产品风险评级

在代销的情形下,一支基金产品从发行到投资者的手里,一般要经过至少两次风险评级。

第一次,是基金产品发行公司对自己的产品做一次风险评级。基金公司把这支基金产品评定为“较高风险”。

第二次,基金代销公司自行或委托评级资质的第三方对代销基金产品进行再次评级。小陈所在银行把这次评级的工作委托给了有评级资质的证券公司,最后评定该产品风险级别为“中风险”。

这时就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了,第一次评级结果比第二次评级结果高,也就是说,基金公司认为这支产品风险更大,证券公司则认为风险相对较小。

如果根据第一次评级,该产品已经超出了王女士的风险承受能力,王女士不能直接购买;如果根据第二次评级,该产品已经符合王女士的风险承受能力,王女士可以直接购买。

听谁的?

既然小陈所在银行聘请了有评级资质的证券公司来评级,那么小陈的银行完全可以将该评级认定为该产品的评级,这既符合银行内部制度,也满足相应的法规政策。

据此,小陈认定,王女士可以购买这支基金产品。

购买产品

在评测后,小陈又引导王女士在《证券投资基金投资人权益须知》、《投资人风险提示确认书》上签字。这两个文件的内容都是通用的一般性条款,无论购买那种风险的基金产品,都是这一个版本,所以也不会针对王女士购买的基金产品做特别说明。但这都是合规的。

小陈还向王女士展示了这支基金的走势图,但没有向王女士提供纸质版本的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不过这在市场上也是一个商业惯例了,也是监管所允许的。毕竟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的内容非常的多,如果每次都打印出来,多达上百页,实在浪费资源。所以,一般销售机构都会根据监管要求,告知投资者通过指定的渠道(一般都会指定官网平台)查询合同全文。

至于当时小陈当时有没有向王女士口头介绍这支基金产品的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的相关情况,有没有口头揭示这支基金产品的风险,就不得而知了。那时还没有普及“双录”,还只是远处的摄像头,银行无法记录双方沟通的声音。

最后,王女士买了96.6万,时间就定格在2015年6月2日。

煎熬的三年

小陈和王女士都没想到,就是因为这支基金产品,为双方的友谊埋下了祸根。

就在王女士购买产品的12天后, A股市场的大幅反转让,短短3周时间,两市市值蒸发近20万亿元,股民们瞠目结舌。

这是一场前所未见的股灾,看看当时都创下了哪些记录:

上证指数23年来最大三周跌幅;

沪深300双周最大跌幅,单日跌幅历史第三;

中小板指最大三周跌幅;

创业板指最大单日跌幅;

A股历史最多停牌数;

两市最大单日市值损失;

融资融券余额单日最大跌幅……

再看图感受一下。

狂跌并没有就此止住,而且出现了长熊态势,中间有过一段缓慢的爬坡,但最后还是从2015年最高的6千多点降至2016年的2千多点,然后开始在3000点附近反复震荡,2018年底又开始大幅下探。

回头再看看王女士买的这支基金对应的军工指数的表现。

最后,王女士无奈的在2018年3月28日赎回了这支基金,赎回金额为389518.05元,本金亏损576481.95元。

投诉

亏损57万元,这不是一笔小数目。

即使扣除王女士从另一支基金获利的24.19万元,亏损额度也高达33万元。

其实,早在王女士赎回基金之前,大概是在2016年末或2017年初,王女士就走上了维权之路,投诉到了银行当地的监管局。

经调查,监管局认为小陈的销售过程不存在任何不当行为,不存在任何违规之处,因此监管也就没有对小陈所在银行作出任何处置。

有了监管的调查结果,貌似这件事情也就盖棺定论了。

但是,王女士并不甘心投资失败,她希望利用自己在审判工作中攒下的丰富经验,通过法律手段,把亏损追回来。

至此,王女士与小陈所在银行的一场攻守大战就此拉开序幕,但谁也不曾想到,这个序幕竟然引发了一颗法律“核弹”,引爆法律界、金融界。

(预知后事,请关注本头条号“刺基战场”,下回分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4132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