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战国前期的秦国为什么不被中原其他诸侯看得起?

战国前期的秦国为什么不被中原其他诸侯看得起?

战国前期的秦国为什么不被中原其他诸侯看得起?是秦国国君出身低微?还是地理位置偏僻?抑或风俗文化落后?

主要还是因为穷和乱。

配图来自网络


春秋时期秦穆公治秦称霸,天下不敢卑秦。到后面,诸子争国,百十年都没消停,秦国彻底成了唐僧肉,谁都要咬一口,尤其是三晋。到了秦献公才算是勉强安定下来,拼死攒足劲儿也要同魏国干架,虽然输了,也让魏国很是见识了秦人的骨气,为秦孝公变法争取了一定的时间空间。


配图来自网络

至于国君出身低微(非子养马)什么的,你可以说是原因之一,但是呢,仔细推敲也不全然是那么回事儿。
谁看不起秦国?普通老百姓的声音是发不出来的,自然是六国庙堂里的声音。那么,我们来看看:

七大战国除了燕国是老贵族,楚国是老早自立为王,剩下的四个也高不到哪去。


秦赵同源,都是养马赶车的的后代,不过一枝去了晋国。要说秦是弼马温,那赵国得是六耳猕猴。事实证,结果也是,两家掐的最,死人最多,而且,秦国灭国之战第一个杀死了理论上最可能第N次搞起合纵、对自己威胁最大的赵国。


韩和魏早年也不过一个大夫。六卿主晋,韩、赵、魏得倒着数才能排到智、范和中行前头。


田在篡姜之前也是一个大夫。


人秦国好歹还是周王封的呢。这哥几个呢,都是自封然后逼着周天子承认吧。


要比血统,燕国卫国这种老牌贵族、姬姓血统秒杀之。
然,并没有什么卵用。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人殉是春秋陋俗,秦从西戎,更化较晚。打谁那废止的呢?前面提过的秦献公。献公止人殉,意义非常重大,标志着秦国“与国际化接轨”了。这与献公早年长期客居他国有关系。后来就改用俑了,如大名鼎鼎的兵马俑(不管是宣太后的也好还是赢政的也好——史家尚有争论),相比人殉也算是救了不少无辜的人。
但这也只是借口而已,因为同时期六国的墓葬里发现也有人殉,甚至直到明朝。

地理位置偏僻,我不知道拥有辽东的燕国和拥有百越的楚国怎么看。以魏国为中心画圈,怎么画秦国也说不到偏上吧。


春秋越国也偏吧,还批发纹身呢,一当霸主不也没人嫌弃了?


配图来自网络



网上找来一个战国地图(出处:春秋战国地图与形势图)
以韩国新郑和魏国大梁为圆心,拉一个圆,我们可以看到,秦国的旧都雍和燕国的蓟,齐国的临淄,以及楚国的郢,距离是差不多的。)

所以,归根结底,出身、地理位置、风俗文化什么的都是借口,乱和穷导致国力卑弱好欺负才是大家都看不起的原因。

同样的例子:大清国。
论出身,可着八国联军随便数,哪个比咱长?论地理位置,地球是圆的不好比,资源咱不缺吧?论风俗文化,我们礼仪之邦的时候他们还在茹毛饮血。咳咳,然而呢?没有任何用,照样挨揍。

一旦富了,实力强大了,结果迥然不同:
战国前期卑秦的那些国,为什么到赢政时期屁也不敢放了?
是秦国在地图上挪位置了?确实是,因为不断蚕食鲸吞,秦国版图不断扩大。
是秦国在百科改出身了?没有,还是非子养马。
是秦国喝咖啡吃披萨变文明了?依然没有,依旧是野蛮残忍。


配图来自网络

只是枪杆子硬了。
不服?灭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3598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