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精细化时代的机与变:腾讯发布《2019摄影行业洞察白皮书》

精细化时代的机与变:腾讯发布《2019摄影行业洞察白皮书》

2019年7月,TMI腾讯营销洞察发布了第一期婚摄写真摄影行业用户洞察报告,梳理了婚摄、写真、 旅拍三大领域的消费者需求洞察。

基于此,为更深入洞察摄影行业的发展趋势,TMI腾讯营销发布了《腾讯2019摄影行业洞察报告》

《报告》通过专家访谈、消费者的定性定量调研,并结合腾讯营销大数据等多维度数据研究,分析消费者购买摄影服务的整体路径,深度挖掘不同环节的关键需求与痛点,调研发现大特点:

一、整体市场竞争激烈,马太效应凸显,企业面对流量紧张、获客成本高的焦虑及挑战,期待数字化的赋能作用;

二、消费决策过程,触点更加多样化、社交化;离决策更近的是线上;消费者的需求越趋多元;口碑裂变势不可挡;

三、人群拓展,精准营销,快速吸引眼球,促进购买转化。

《报告》共分5章,基于以上三大核心发现,从消费者摄影决策路径及触点着手,剖析影响他们摄影决策的深层细节需求,以及从决策购买到体验评价的关键时刻,为企业的营销推广及数字化营销革新与尝试提供更落地的指引。

第一章:冰火两重天的行业市场

一方面,结婚人口逐年下降,市场缩小,婚摄企业亟需在存量市场寻求新增长点。消费越趋理性,品牌溢价乏力,行业专家指出传统婚摄面临从“低频高消”往“低频低消”的危机。

另一方面,不局限于功能型的写真照,迎高频高消的风口,个人照、闺蜜照、儿童照、孕妇照、 全家福、商务照细分市场纷纷崛起,写真市场迎来顺势起飞的机会。

相比婚摄,受众涵盖各个年龄层,市场广阔:受众多元且场景多样,同时挂钩明星、IP、网红元素、文化消费,体现较强的购买驱动。

同时,消费升级,愿意为记录颜值而付费,逐渐往“高频高消”方向发展,其溢价空间大。

并且,风格更加多元,尤其国潮的大风越吹越大 ,“古风”引领品类增长。

当前,整体市场竞争激烈,马太效应凸显

  • 头部品牌强势发力,进行集团化/产业生态运作,利用先发优势,注重品牌建设,着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 地方本地品牌居多的腰部中型企业,转型趋向“精细化运营”,深耕细分领域市场;品牌意识不及第一阵营,处于品牌打造的窗口期。
  • 消费者需求升级倒逼企业转型,依靠低价策略野蛮生长的公司逐渐被淘汰而退出市场;新兴工作室以优质的客户体验逆势上扬。

调查发现,社会经济发展及信息媒体的增多推动婚摄写真行业,消费者与品牌互动方式和渠道发生了四个方面的结构性变化:

  • 消费者接触品牌的触点更加多样化、社交化,尤其是线上渠道的变化(至少有4-5个触点);
  • 决策路径变化,离决策更近的是线上,到店后然后选择再上网了解的情况不容小觑(44%的消费者到店后再上网);
  • 需求多元,不仅是记录美好,也是享受当下拍摄的体验(服务体验、文化体验等),(有22%的人是为了追求多元体验);
  • 口碑裂变,影响迭代(跨品类消费), 尤其95后的圈层文化影响力不可小觑(90%的消费者会进行线上分享)。

第二章 被“戳中”的决策时刻...

网络时代消费者本身的实际购买路径和触点不同以往,从认知到种草,什么才是真正影响决策的关键时刻?触发婚摄写真消费者做出最终决策的临门一脚到底是什么?

婚纱摄影,高密度了解,层层筛选,谨慎决策:

在整个决策链路中,婚摄的消费群体对于决策更为谨慎,咨询环节超过70%的消费群体会咨询超过一家摄影机构,且咨询后有超过一半的消费者会再次回到网上去了解信息;

写真摄影,易种草、相对快速决策:

40%的消费者仅咨询一家机构。购买方式上,写真由于拍摄的机会多、价格相对低、后悔成本较小,线上种草后直接购买的比例较高。

报告从消费者的消费过程中的8个阶段进行了解读,并给出了应对的策略:

1、初选&精筛阶段:价格透明、服务热情、不过度推销,是赢得用户好感关键:

正面的价格形象,赢得消费者“深刻好感”的第一道重要关卡。信息透明时代,抓准内容需求尤为关键,消费者避坑心理明显,期待商家真诚的服务。

品牌宣导内容和口碑营销中需注重价格形象的管理;避免过于压迫式的过度销售。

2、品牌实力/形象、口碑和服务承诺同样也很重要:

企业除了在广告内容塑造上注重凸显服务质量和打造视觉效果之外,还需注重品牌效应以拉动用户选择,借鉴头部品牌打法, 塑造品牌影响力,提升转化效能。

3、咨询阶段(含到店咨询): 充分的尊重和高效的沟通是关键:

悦己主义,自主决策,“更懂你”。消费者“有备而来”,来店前已经历近一个月的信息收集期(尤其婚摄平均高达43.1天)。

到店后他们迫切希望表达自我诉求、强调自我决策,被重视不仅是基本的态度尊重,这个尊重还要体现在沟通内容上,如我更懂你,不浪费你的时间,推荐你想要的东西....

婚摄全面考察“专业度、服务水平与环境和服饰”。

写真更看重舒适感,环境的第一印象更影响成单率。

4、咨询后仍然存在信息焦虑,担心不够全面、客观:

信息完整度和透明度仍是消费者对摄影机构最大的顾虑,线下终端话术需更精准直接。

婚摄人群对于线下不能综合对比的情况尤为不满,写真人群成单截留的最后一步需巧用线上渠道。

5、拍摄阶段:透明的价格、高质量的服饰、舒适的体验是关键:

避免产生“欺骗感”,影响品牌形象 摄影服务并非“一次消费”,包括婚纱摄影,“二次的影响” 尤为明显,保证信息宣传与实际一致,有助于品牌口碑的宣传。

消费者不仅要美感,也要体验感。“体验”是消费的核心。宣传内容塑造上应展示拍摄服务给消费者带来的享受和价值体验(服务体验、拍摄体验、文化体验...)。

婚摄更看重周到且专业的服务,以及效果符合预期,并更渴求多元体验感。

6、选片阶段:透明的价格和“无套路”的服务是关键。消费者反套路意识延续,对应价格透明需求,选片没有坑。

7、修片/出片阶段:过度修片时代结束,自然真实、有个性成主流。

消费者要美也要真实,不随大流:修片效果追求自然真实、不过度修图,不盲目跟随大众审美。

婚摄更在意自我诉求表达,对后续产品数量有要求,写真尤其追求更真实。

8、分享阶段:高度自主分享。

婚摄,出于见证幸福和晒高级感而分享,分享干货攻略;写真,更多纯炫晒,口碑裂变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第三章 新人群,新“摄”场...

婚摄群体从80/90后逐渐拓展到95后,Z世代成为值得关注的新生代主力军。

除此之外,在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里,越来越多城市晋升为高线城市,消费升级,新一代的中产、小镇新青年以及注重美的“他”,又有怎样的新面貌呢?

95后人群:决策更复杂,爱比较但易种草,表达自我但求圈层共鸣,营销策略注重圈层。触达、营造种草氛围、结合时尚潮流元素,制造话题感。

小镇新青年:更开放,追求有趣好玩,追星追品牌,打破地域的差异界限。

70后人群:决策更讲轻松高效,要人设、爱推荐、更理性。宣传推广时可打造角色感、提供套餐式的服务选择,以服装、客照吸引孩子。

他经济:男性用心决策但跟风消费,懒人体验但勤于分享,在拓展男性业务时,需简易直观、精准推送、缩短决策链、提供社交裂变入口。

高线中产:前期决策尤为复杂,后期体验求便捷优体验。营销策略需强调产品和服务的 高价值感和优越感。

第四章 细品类,细解读...

摄影行业品类众多,不同细分品类的路径需求不同,打法策略均有不同的布局,如爆发增长的旅拍市场,关联度极高的儿童照、孕妇照、家庭照市场以及新兴的商务照市场。不同品类的机会何在?

婚摄:强社交、高裂变,易通过微信产生裂变,旅拍更受明星/KOL效应影响。

婚摄人群:微信是获取信息的首要渠道。低线城市通过微信和熟人渠道获取信息的程度均高于高线城市。

写真照:易种草、社交show。

写真人群:低线城市更倾向面对面交流,高线城市线上渠道的应用频率更高。

孕妇照、儿童照、全家福:环环相扣,引导消费。

孕妇照、儿童照、全家福人群:低线城市更倾向通过朋友圈了解信息。

商务照:专业性强、经验种草。

商务照人群:无论高线还是低线城市,微信均是获取信息的首选。

第五章 应对策略与思考

面对流量紧张,获客成本攀升的焦虑及挑战,破局之道不仅在于打通数据打造生态闭环,实现线上线下相互赋能,还可考虑:运营精细化、品类延伸化、人群多元化等对策。

运营精细化:

从侧重引流拉新→到更精细化的运营及效率,联动数字化在增量及存量市场中激活新的增长点 打造私域流量,实现企业数据与线上大平台间的数据联通,打造闭环,实现更精准投放。

品类延伸化:

从单品类作战到继续布局联动生态经济体系,引发强裂变优势,尤其利用好95后人群的圈层文化,引发强势裂变,在跨域经济体中寻求用户增量。

人群多元化:

从留存老客资到开发更多场景及洞察需求体验,撬动高质客资的消费潜能。

虽然,结婚人口的增长红利在消失,婚纱摄影行业,面临着愈加严峻的挑战。但是,通过数据洞察,在消费升级中的大背景下,准确地了解细分人群喜好和需求,必然能够为行业在存量市场内寻求新增长点中,带来更多的价值空间与成长机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2632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