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高中文科成绩真的是易学难高吗?

高中文科成绩真的是易学难高吗?


在高中存在这样的鄙视链:理科生看不上文科生,文科生看不上艺术生。

原因是:理科生站在“智商”链的最高端,他们认为文科生们是“智商”不够学不了理科才选的文科。

实际上确实如此,在文理分科时,很大一部分学生选择文科确实是理科学不会,而文科学起来相对容易。

从分数分布上也不难看出,高、低分数段理科生居多,中分数段文科生更多一些,也因此大家会认为理科难学易精,文科易学难精。

为什么大家会有这样的认知呢?

一个原因文科知识传达的主要载体是语言文字,所以会理所应当的认为能写字会认字就能学习文科,所以会觉得入门容易。

但另一方面语言的背后通常会产生一种叫“语感”的东西,又会使得文科的内容加了那么一点点“玄学”的特质,学起来总是差那么一些。

那我们来看看语感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会让我们提起来都玄玄乎乎的。

语感是个神奇的东西。

潘纪平在《雪泥鸿爪:潘纪平自选集》是这样解释的: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是由语言文字而引起的复杂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思维等心理因素。

大家注意到没有,这段文字中出现的感觉、知觉、记忆、联想等词汇,是不是有那么点“花非花,雾非雾”的朦胧感,难以琢磨。

这种语感特有的间接性,模糊性的特点,必然会让知识缺少一种规则,而规则正是我们取得高分的关键,理科和文科最大的分歧就在于有没有规则可把握。

好,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文科的这种特性,是不是就意味着文科真的就易学难高了。

其实不然,文科的学习虽然易学难精,但那是在本科或研究生以上更精专的层级才会凸显,高中阶段考高分并不是大家以为的那样难,很多时候我们夸大了它。

语感也并不像大家以为的那样短时间内难以提高,很多时候是文科这种易学难高的刻板印象一开始就打消了学生在时间上付出的念头。

比如就像我们经常听到的那句话:

语文怎么学都那样,不如把时间花在数学上,提高的更多些。

怎样快速提升语感?

看过电影《飞驰人生》的,想必对主人公张驰这段台词记印象深刻。

巴音布鲁克赛道,1462道弯,109公里。我每天在脑海里开20遍,五年,三万六千多遍,我能记住每一个弯道。

所以在没有领航员的情况下,张驰依然能够不被甩下,就是得益于他对赛道的熟悉。

我们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提升语感,无他,就是背。这个对于所有学生来说最基础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我们可以想想,为什么有些学生的语感好,无非就是他接触相关语言文字多。语感是和积累有关,但更和接触的频次有关。

我们学习中想要和某个知识点短期高频次的接触就是在背诵上,所以想要提升语感就得反复背。

“读”和“背”同样是高频率的接触,有时读甚至比背重复的遍数更多,为什么不能是读呢。

因为对于答题而言,背可以直接输出,读却需要经过长期的感性积累才能实现相同的效果。

“不就是背吗”,没有一个高中生认为难,但有趣的是却没有几个能把高中教材背全的,背诵最易,但如果你能做到极致,那你就是最牛的。

语感不是万能的

同一个学生考完试,你问他各科考的怎么样,他通常的回答会是这样的:

数学我大概能考xx分,错了一个选择题,一个填空没做出来,大题最后一题只做出了第一问。语文感觉不出来容易还是难,反正写完了,没空着,就那样吧。英语阅读做的还行吧,最后一篇阅读没太读懂讲的啥,比语文有把握点……

一般来说,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理科会有清晰的认识,预估出来的分数误差小,对文科,特别是语文往往说不出具体会得多少分,即使有的题做对了,他也会告诉你凭“语感”做的。

但实际上,即使是语感很好的学生,语感能帮助他得到的最好成绩往往在80%,所以平时成绩语文120分,文综240分算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了。

那剩下20%的分数,我们就无可奈何了吗。答案当然是:不。

知识无涯,但并不无规则,特别是应试教育下的知识,所有的题都有答案,即使是所谓开放题。

换一种思路来做题

如果你留心就会发现,文科的知识越来越接地气,没有晦涩难懂,没有佶屈聱牙,有一定的灵活性。

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形式怎么变,知识内核没有变,掌握知识点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是基础,也是得高分的关键。

那么正如前文所说,培养出了了很好的语感,掌握了答题的方法和技巧,还是只能得到80%的的分数,再往上提成绩怎么办。

我的建议是:升维思考,降维行动。

答题者思维永远是被动的,只能回答抛出的问题,很少会问“为什么”,这种思维的局限在于即使到一定高度后,仍然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因为我们始终“身在此山中”。

但是当我们站在另一座山头,把身份转化为出题者时,顿觉有豁然开朗之感,之前很多不理解的题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角色的转变必然会带来认知的改变,从答题者到出题者,认识知识的格局变了,分数自然会有 提高。

这就是我们的破局思维,升维进行思考,降维进行答题。

最后再以《飞驰人生》中张驰的一段台词作为本文的结束。

学员:教官,能不能给我们传授一下,您一招必胜的绝技呀?

张驰:凭什么有这种绝技就只能你会别人不会,比别人多条腿?多张嘴?竞技体育,成绩是练出来的,冠军是撞出来的。巴音布鲁克,1462道弯,109公里,耍小聪明,赢得了100米,赢不了100公里,你问我绝招,绝招只有两个字「奉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2604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