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下行、去美元化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日渐宽松,持续降低利率,增加黄金在央行资产储备中的构成比例。
截至2019年12月,全球央行官方黄金储备,已接近3.45万吨。全年全球央行累计增持黄金超过620吨,2020年各个央行的净黄金购买量,仍将大概率保持强劲。
这不禁让我想起一部美国影片—《国家宝藏》,电影讲述的是,男主尼古拉斯.凯奇通过梳理各种深奥的线索,解开了隐藏在精美的烟斗、美元符号、国父的信、三一教堂、以及开创了现代人类社会民主制度的《独立宣言》中的七个谜题,找到了美国立国之本的国家宝藏。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原本我猜测,电影可能想表达是,美国的国家宝藏其实是国父的独立精神,或是清教徒、共济会对自由的执着追求,亦或是民主制度和契约精神等等。
然而并不是,影片最后用黄澄澄金灿灿的画面告诉我们,美国的国家宝藏不是国父、不是美元、也不是独立宣言,恰恰是就黄金、黄金、还是黄金。
这太令人意外了!16年前,美国人就已经在电影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美国的国家宝藏其实就是黄金,它是美国的立国之本,也是所有自由、民主、契约、独立精神的基础。
美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黄金储备,目前为8134吨,由美国财政部掌控。
从以下统计数据可以看到,美国把一大半黄金储备都放在位于肯塔基州的诺克斯堡美军陆军基地,这非常具有战略眼光。
七道电网、无数道关卡和最高级别的安全设施、2.6万美军的日夜看守,这里是美国的战略府邸,和空军一号一起被称为全美国最安全的地方;这里是真正的国家宝藏,国家信用、信心之源,是真正的美国之心。
正如凯恩斯所说,黄金作为国家经济战略的重要储备资产,还没有任何其他更好的东西可以替代。
尽管1971年金本位制废除,黄金不再以固定值支撑美元,但有强大的黄金储备为国家信用背书,确实为美元提供了较为坚实的支撑。
而当前国际金融形势下,各国央行增持黄金储备,其实并不是完全是用来投资,而是在表达对现有储备货币流通逻辑下对美元的担忧。
拥有足够的黄金储备,会有助于一国维护币值稳定,有助于打造新的国际支付中心,有助于在国际收支体系和货币体系存在不确定性和危机的情况下保持自身安全性和独立性。
近年中国的黄金储备量持续增长,达到1948.6吨,占全球储备的比重已由2007年危机前的2%升至6%左右。但无论是与中国经济全球占比,还是与中国全球贸易占比等重要指标相比,中国的黄金储备占比还是偏低的。
但是中国的黄金产量一直都是世界第一位的(连续13年),而且黄金消费量同样是世界第一(连续7年)。
我国民间持有的黄金早在2018年已超万吨,消费能力还在持续上升。这对我国来说是很有利的局面。
一方面提高黄金的产量,一方面在不影响外汇储备的情况下,实现黄金的民间国际采购,从而真正实现“藏金于民”,这也是提高国家实力和黄金储备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国家和人民掌控的黄金多了,才有底气,才有信用基础,才能以此为基础建立起自己的支付结算体系,才能保证货币的安全,才能不被美元薅羊毛。
在这里,我主要想表达的是,在东风速递、航母下饺子、天宫巡天、北斗加持的今天,中国央行持续增加的黄金储备,也是我们的国家宝藏,是应对国际政治经济不确定性,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重要战略储备。
(参考数据来源于网络搜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25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