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2020年,不整噱头,想要零售利润为正,不能忽视这几个关键

2020年,不整噱头,想要零售利润为正,不能忽视这几个关键

回顾2019年,新零售的演进似乎走到了更高层次的发展,在这样的深水区,“三要素”人、货、场正在寻找新的突破,新的探索。

2016年10月,马云在云栖大会提出“新零售”这个概念,即在大数据的驱动下,重构“人、货、场”,在马云看来,未来的十年至二十年,新零售将取代电子商务,未来,没有纯粹的电商,也没有纯粹的线下,只有将线上线下资源整合,才能创造出新的零售业态。

如今2020年了,新零售四年了,业界大佬把2020年称为中国经济重要的变革之年,为什么呢?一方面是国家经济政策层面上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经济治理变革,另一方面是市场围绕消费升级和新消费趋势,也将发生一系列的消费变革。

这些变革就是要告诉我们,掌握消费新趋势,洞察新消费市场需求,才可拓财富商机。

怎么拓富?在通赢君看来:重构“人、货、场”是大架构,是总趋势,是必须要做的,而在必须要做的基础上,我们还是要做好以下4件事情。

第一:流量来源

2019年,新零售业态下,出现最多关于流量的词,非“私域流量”莫属。伴随着互联网红利见顶,品牌商获取流量的成本愈加高,于是衍生出“私域”一词,跟“公域”相对,公域就是我们常见各大平台的流量,比如百度、京东、淘宝等,而私域就是“用户私有化”,就像鱼塘里的鱼一样,啥时候想吃,随时钓即可。

这些年,我们无数次地说要“连接”,比如、技术连接、社群连接、内容连接等等,这些“连接”是有形的,也是表面即可得即可见,统称为“形”。只有“人心”的连接才是“意”,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提升用户粘性是一件必然要做的事情,所以,做零售实际上是做人的事业。

用户来了又走了,说明你“做人”没有用心,即产品、用户、品牌这三者之间的关联性不强,不足以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第二:转化率

通过各种渠道吸引了各路来宾,说明用户开始对你有好感,有期许,有盼头,但是来了之后是否消费,无论是实物还是服务,那就要看你的打动能力了。

现在市面上,经常可以看到五花八门的产品,噱头非常吸引人、外观非常潮、互动也很劲爆,这些都是“表面现象”。用户真正需要的是产品或者服务价值,而不单单徒有其表的“形”,产品的内在很重要。

零售从“产销中介”发展“创造用户价值与生活方式”,这是巨大的进步。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使零售成为大城市中除金融以外的另一个“支柱产业”。所以,我们时时处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从投资人到CEO,再到每一位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员工,都要去思考“用户价值”,去感受“用户感受”。

所以,建立一套“闭环零售生态”很重要。

第三:用户粘性

客户来了,买了,还能不能下次再买,这就要看品牌商的营运现场状况。

你的产品好,符合用户的真实需求,你的服务好,懂得用户所思所想,并站在用户立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用户也真心感受到你的“服务魅力”,这样的店铺才是好店铺。

最近海底捞又火了,不是因为底料多好吃,食材多新鲜,而是海底捞的服务人员帮助小孩子辅导作业。

这样懂人心的“产品+服务”模式何愁没有回头客呢?

第四:收支平衡

零售,从经济学意义来说,历来都是一个投资成本较高,固定开支较大,所以保本点较高的行业。这个特性决定了零售的正常运营者都会倾向于关注销售业绩,因为在零售这个行业中,产品利润,每百元销售额中大约只有最后10元销售额是有利润的。如果销售额下降10%,就几乎没有净利润。

因此,零售的成败,一方面是取决于销售额,一方面取决于成本(毛利润)。

如果不能平衡收支,管好钱袋子,风风火火走下过场,最终一夜回到解放前,那我只能说“太南了”。

这些年很多人吐槽零售(新零售)是噱头,原因是他们的实际业绩并没有达到预期,甚至是赔本买卖。当然每一个新的零售业态的出现,有利有弊,但是零售前进的步伐,谁也无法阻止,因为在目前来说,新零售大势所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2249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