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会孩子适应社会的生活,才是好家风的传承与完善

教会孩子适应社会的生活,才是好家风的传承与完善

朋友家的孩子大学毕业已经三年多,找工作三次,失业三次。前两次连试用期都没过完,第三次自己揣摩着通不过,就主动提前打包走人。去年秋季,经他家的亲戚介绍,过五关斩六将,重新上岗,也好不容易熬过了试用期,前阵子听闻他父亲言说:孩子又不乐意上班了。

  这孩子,他打小是我就认识。从小学到初中算不上“学霸”一枚,但升入本市重点学校,一直保持在年级前二十名,最后保送进了“985”名牌大学。毕业后就失业,在家呆了足足六个多月,一度拒绝再找工作,闷在家中整天玩电脑游戏、网络游戏直至凌晨,父母不在家时,就无节制地吃些垃圾食品。


朋友的妻子被他的行为,弄得无解,瞒着孩子偷偷向心理医生咨询,让她明了孩子的不存在精神或神经问题。后来,向孩子的前领导打电话了解情况。才发现孩子的为人处世、工作心态上存在一些情况。比如,孩子对工作不太上心,领导几次安排他力所能及的工作,他就没打算干,还没有任何理由。分管领导批评他一次,他第二天就不辞而别。更要命的是,他还不太懂事,开会正式场合老爱与领导抬杠,走廊里见了总经理或什么领导,也不主动打招呼,跟同事相处关系也不融洽……

听了这些话,她很吃惊。她也承认,自己的孩子确实有点自我,这跟她对孩子过去过于溺爱有关。但让她始料未及的,问题如此严重。 她还是常常与朋友说,“我儿子一向很优秀,我也一直以他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从小到大,我对他的要求比较意,又不像别人家长那么严格,他怎么可以变成这样呢?”


仔细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事情也不会“一下子”成了这样。记得孩子年纪尚小,我朋友他们夫妇在育儿上,就有这样一种认识:孩子还小,身体健康快乐就好,学业成绩好就好。社会教育功能实现了,但在家庭为人教育的方面却弱化。作父母的事无巨细帮助打理,教他学英语单词,却没有教会他懂规矩有礼貌。让他学书法、学钢琴、学跆拳道,却没有教他怎么跟小朋友愉快地玩耍。只关注他考试有没有得优,却没有教会他尊重师长、感恩父母。对别人为他做的一切,他都感到理所当然和欣然接受,要他做出点付出就会讲回报,内心过于自强和自傲,又怎么能心悦诚服地接受领导批评。出个差,加个班,就叫苦连天,面对同事的排挤孤立、明争暗斗,全无应对能力,失却了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就在所难免。

与我一个办公室办公的90后女孩子,除了人很勤快外,还很有责任感、主动性。有一回我们主任让她帮助我草拟总结,需要拟几个小标题,她主动几十份资料。大部分被我推翻重写,她也不难过,之后反复拿着我和主任定稿的标题与她自己拟的标题进行了比较,总结经验之余,还很谦虚礼貌地问我,拟小标题需要注意的哪些问题。这样工作态度和精神,工作能力自然提升快。这样的徒弟,不用说作师傅的喜欢,放到任何一个科室,又有哪位科室主任会不喜欢呢?


因此,孩子的问题,还是要到每个孩子的父母身上去找。当然,作父母的也都明白,孩子终归要离开自己,独自去面对社会的考验,用他自己的头脑、双手,去创造属于他自己的人生。作父母的也都明白,夫妇二人可以在他年幼时提供舒适的生活,极致的呵护,但不可能陪他一辈子。总有一天,他要独自面对这世界,自己解难题,自己担风雨。但在孩子的成长路上,谁的教育又不出偏颇?

真的爱孩子,为孩子“计深远”,就该在孩子离开自己之前,教会他和世界相处的能力,这是你对他的最大帮助和保护。教育的终极,是要让孩子成为社会的人,让孩子自然的适应社会的节奏。如此,孩子在自己夫妇二人不在面前或这社会时,他能自主地活得开心、顺畅,这才算得上好家风的传承与完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1961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