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把我哥带走》,这电影一看名字就能猜出个大概,无非就是一开始兄妹亲情怎么不好,然后又怎么回归的故事,带着这种八九不离十看烂片的心情,我熟练的取票坐定,借着电影银幕,打发这后半夜的时光。
我们先来理一下故事内容,说的是一对兄妹,哥哥日常欺负妹妹,妹妹也看不爽哥哥,最终在妹妹的生日那天,妹妹看着骑着新电车不可一世的哥哥,许下了一个“恶毒”的愿望——快把我哥带走。没想到老天开眼一语成谶,哥哥转眼就变成了妹妹好闺蜜的哥哥,这时妹妹通过第三者的视角,明白了哥哥在背后默默为她承担了许多他不知道的压力,由此打开了心结。
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在它的叙事角度
亲情电影其实是个很不好拍的题材。爱情电影只要拍的不太侮辱关注三观,票房一般而言都不会太差,原因在于很多年轻人涉世不深,甚至没有经历过爱情,带着这样一份憧憬坐在电影院里,自然更容易代入电影角色。
国产爱情电影所呈现出的故事和爱情观往往都带着一种理想化,男主角就一个字帅,女主角就一个字美,不论故事多狗血,只有逻辑还算通顺,观众都还是会乐呵呵的买单。但亲情电影大相径庭,我们甫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了亲情,我们对亲情的体味是最深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亲情的理解,放在电影故事里,这不是一句只要逻辑通顺就能满足每个人口味的,这就不只是众口难调了。
在亲情这个层面归根结底每个人对自己周遭亲情的理解都不一样
如果从影片开始你直接上手就拍兄妹俩感情由差到好吧,观众嫌弃你太平铺直叙,没代入感,你想方设法把兄妹俩的感情经历拍的一波三折,观众更不买账了:我哥/我妹就从来不这样。
这部电影一开始也是在叙述兄妹之间的感情有多么糟糕,表现得都恨不得掐死对方,我作为观众也看的很气,哪有这么对自个妹妹的哥哥,恨不得跳进银幕给这老哥一顿揍才解气,其中还交代了兄妹俩的父母感情不和的背景。
故事到这不算精彩,但已经把观众们的情绪调动起来了,虽然不是正面的,但作为后面剧情铺垫而言已然足够,这有一般功力的导演都能做到,无非就是把故事讲清楚,情节铺垫好。然后,就是神来之笔了,也是全片最让我惊艳的部分——那场改变兄妹俩人生的生日会。故事的叙事视角在这里发生了巨大翻转,因为妹妹的一个愿望,哥哥变成了别人的哥哥,余下的情节都是由妹妹作为一个第三者的视角来叙述的。
从失去到回归
如此一来,不论是导演本人还是咱们作为观众,都不用担心我之前提到的亲情电影的代入感问题了,主角都脱离了兄妹关系了,咱看啥?看个乐呗。而导演和编剧应该也都是个对电影艺术有追求的人,他没有把脚步停在这里,而是更近了一步,之前的铺垫在这里都派上了用场,通过已经变成第三者的妹妹的视角,告诉观众原来之前哥哥那一系列对妹妹的捉弄都是对妹妹的一种保护,从而在电影最后又回归到了核心主题,亲情回归。
观众们经历了之前那一段对哥哥的义愤填膺之后,在这一刻也都抖掉了心里的包袱,这种感觉就像你发现自己下面变绿都准备切除了,结果医生告诉你不过是内裤掉色而已,这种瞬间洗白的感觉绝对让每个观者如沐春风,感叹一句哥哥原来如此伟大。
毁灭给人以快感,不论是毁灭一个正面形象还是一个负面形象。这句话不管鲁迅说没说过,但确确实实砸在了观众的心里。
其实无论是亲情片,爱情片,还是动作片,在如今的泛娱乐环境下,导演和编剧最应该考虑的是剧情和叙事角度上的创新,同时借这部电影也代表广大影迷说一句话,选一个有演技的演员真的很重要,不出名都行,除了某些狂热粉,我们真的不爱看那些帅到尴尬的流量小鲜肉。
你读书的时候会每天去给头发抹发胶定型吗,反正我没干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17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