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景峰医药的营销之道:持续改革创新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景峰医药的营销之道:持续改革创新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自2017年“供给侧改革”全面启动以来,在新一轮政策“组合拳”、创新技术与资本因素驱动下,转型与改革已成为各行各业前进的主旋律,对于医药行业而言,趋势尤为明显。

近些年来,医药行业变化加剧,政策环境趋紧,加上第一二批带量采购接连启动,行业洗牌提速。

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医药企业的竞争已不是一场比谁快的百米跑,而是一场比谁更有耐力的马拉松。专注于细分领域及核心产品的企业,在品牌、管理和组织等“第三竞争力”方面优秀的企业,注重新模式、新技术和新思维的企业都将在这场百强竞争的比赛中最终胜出。

在这其中,2014年底借壳上市成功的湖南景峰医药股份有限公司(000908.SZ,以下简称“景峰医药”)便提出要“强化战略自信、推进营销转型”,以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019上半年,景峰医药进一步加大营销网络的覆盖面,推进营销渠道下沉,逐步实现药品销售模式由代理管控向自控渠道的转变,减少中间流通环节数量,降低不必要的营销费用,同时促进终端上量,扩大销售业务规模。

景峰医药董事长叶湘武表示,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为企业改革指明了大方向,为此,景峰医药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长期艰苦奋斗的核心价值观,在“坚持走与国际接轨的仿制药产业化道路”的战略引领下做好产品、做大市场。

挑战加剧 战略升级

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医疗卫生总支出5.8万亿,占GDP约6.4%。生活水平的提高则带来更多的弹性需求,而需求是行业发展的根本驱动力。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2019年,我国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将达到2.8万亿元,未来五年(2019-202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8.53%。到2023年,我国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将达到3.93万亿元。

叶湘武表示,不断发展的医药市场孕育着大机会。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身心健康的关注和需求为行业及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机遇。另外,医药技术的创新发展也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巨大动力,推动企业的改革。

实际上,景峰医药当前所面临的机遇同时也给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景峰医药所在的仿制药行业来看,国内仿制药企业将面临较大的价格调整压力甚至成长的考验,国产仿制药企数量及品种将进入新一轮淘汰赛,产品在竞争中面临的重大挑战。

景峰医药在2019年半年报中表示,未来三至五年将是医药行业结构调整重要时期,也是公司重要战略转型期和利益重塑期。

对此,景峰医药将密切关注行业形势,紧跟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应对竞争不断加剧的市场情况积极推动战略转型,树立“走与国际接轨的仿制药产业化道路”基本战略,在此基础上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实施以高端特色仿创药为主、多维生产管线并进的战略布局。

与此同时,景峰医药所面临的另一难题是,随着2019上半年监管政策逐渐落地,行业格局变化加剧,医药行业增速放缓,企业盈利压力较大。

叶湘武坦言,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战略的更新迭代,景峰医药在营销领域的思考已滞后于不断前行的发展战略。“公司的新战略呼唤和引导着营销模式的升级。”叶湘武表示。

树立自信 策略创新

公开资料显示,景峰医药是一家专注医药健康产业的企业,涉足药品研发、生产、销售等业务,以及医药投资领域。截至2019上半年末,公司全资或控股包括上海景峰在内的五家药品生产制造企业、一家原料药生产企业、一家药品销售公司、一家美国研发公司、三家医疗机构,以及参股两支产业并购基金。

随着多年的市场打造和沉淀,景峰医药已完成全国31个省、市及自治区营销网络覆盖,形成了以规范管理下的省区销售总经理责任制的垂直化、扁平化的高效营销模式。

叶湘武表示,公司目前“已从机会成长期发展到基于战略的系统成长期”,战略的升级引导着营销模式的升级,只有营销模式升级才足以支撑景峰医药的新战略。

叶湘武介绍,公司近期的战略是实现持续增长,营销便是其中具有关键性的一环。基于过去取得的成绩,景峰医药靠的是战略和营销模式的默契和协同,营销模式与战略之间的密切度和关联性,对战略的成功实施越来越重要。

只不过,成长难免遭遇阵痛。叶湘武认为,转型过程中面临各式各样的问题均属正常现象,阵痛最终呼唤的是组织包括决策层和管理层的觉醒,要求其在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以及行为方式上进行创新和提升,形成一个完善的营销体系,打造一支具备高素质、高绩效的专业化营销团队。

如何落地?

叶湘武认为,公司及员工需要树立战略自信。在这其中,只有抓住客户、抓住市场才能找到自信,战略也会逐步清晰。事实上,战略的关键点在于准确聚焦,相较于制定短期的财务指标要求而言,客户的满意度更值得公司加以关注。“要理性地、感性地、系统地理解客户,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这才是关键。”叶湘武如此表示。

在策略层面,叶湘武认为,必须把关系营销、服务营销、技术营销、咨询式营销(顾问式营销),以及系统解决方案有机地综合起来,针对医药行业的需求持续作出策略的创新。

其次,叶湘武提出,终端层面、产品界面以及渠道界面是策略研究的三大重点,也是营销模式的机会点,因此,必须将资源和关键人才等元素聚焦到这些方面上来,持续探索营销模式的爆发点,这才是公司创新营销策略的关键所在。此外,公司的商务团队、专业技术团队以及管理团队要“融为一体”,共同面对客户、面对市场,围绕客户及市场需求进行模式创新。

另一方面,叶湘武称,在战略及模式创新的驱动下,相关组织及团队也需进行升级。干部需要经过市场的历练,尔后才是围绕核心干部形成的精英团队。打造一支专业的营销团队并非一日之功,因此,相关团队须围绕公司未来持续成长的战略提高综合素质、优化知识结构和强化使命追求。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1549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