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在奋斗?”
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在奋斗
这是工作室初创时作为工作室主持人经常困绕的一个问题,面对工作室要完成的很多工作内容,我们作迷茫,无从抓起。那是2016年我作为贵州省杨凌霄名师工作室到北京参加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第三届年会论坛时,主持人杨凌霄老师就带着困惑和问题找到徐安德教授寻求答案,而徐教授的答复却是“有问题,找团队,有问题,找学员,有问题,找学生”,这个迷惑的答复让杨凌霄老师马上顿悟,对,找团队,找学员和找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真答案,于是她给我们同行的15人布置了学习任务,让每一个人学习结束提交一份作业,对“简明悟物”的理解和感悟,于是我深思后写了篇名为《教育主张简明悟物,课堂追求返朴归真》的文章提交了作业,在文中提出了“七简两悟”的看法,后来还真成了“简明悟理”的评价指标雏形。这件事给我的触动很大,工作室领衔人一定要相信自己团队的每一个人并提供向上生长的机会,委派挑战性的任务清单,启动任务驱动机制,让每一个人在完成挑战任务中体验到成长。
内容共建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内容共建
一个人走得快,一个团队才能走得远,人在一起叫团伙,心在一起叫团队。没错,聚心是团队创建的首要任务,在因为在严选招募到成员学员之后,我们应该先集中团队召开研讨会,共同商讨团队的发展总体目标,个人专业成长目标,落实任务和责任分工,最好定好目标完成的时限,如年度目标,季度目标,月目标,周目标,甚至细化到日目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样让每个成员学员明确自己的任务,目标和方向,在总体目标中规定每个人需要完成的详细内容,订立跟岗研修协议,如“七个一任务”,即每年设定一个年度专业发展目标计划;每个学期精心准备和研磨一堂好课并录制成视频参加一师一优课评选;每个学期认真写作一篇教育叙事或教研论文发表到省级以上的教育刊物;每周在网络工作室个人空间发表1篇读书心得或教育叙事;每周上传1篇原创教学设计方案;每周上传1个精心设计的课件ppt;每个学期晒1次获奖荣誉成果。
怎样做到让团队的每一个成员学员共同发力?
如果上面安排的“七个一任务”没有过程管理的奖惩制度,全靠自觉肯定很多人都没有完成,那我们需要一个内容展示的平台和监测系统,大家都爱面子,不甘落后,要形成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有的人可能从中脱颖而出,成为团队的佼佼者,甚至超额完成N个N任务。这就需要供助黔乡名师平台的内容管理了,鼓励团队成员学员去发表,上传和分享自己所做的内容,包括课堂视频,教学设计,文章,成果等,甚至是录制语音,开通直播录播都可以。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网络工作台,用来做专业成长在线内容档案建设的,只要发布上传到个人空间时选择所属工作室,就会将内容同步展示到所在的工作室,最终实现共建内容的最强矩阵,不再为日后的资源积累而烦恼。
个人增值计划:提升个人品牌,让团队的知识变得更有价值。
个人增值,知识变现
在教育生涯中,每个老师都积累了不少的教育教学经验,我们为大家专门开设知识付费,名师直播,视频点播,音频点播频道供团队中的能人提供变现渠道,真正提升个人品牌和增值计划,欢迎有识之师开通自己的品牌通道。
今天写到这吧,有感想,建议或意见需要交流,请读者们在下面留言,评论或私聊我!(原创作者:乡村教师韦成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08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