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2019年,西安建筑钢材价格虽在上半年冲至年内高点4200高位,然在下半年行情一路下行,进入2020年1月份,随着传统淡季的到来,西北地区部分生产企业陆续出台冬储政策,对比近几年的冬储入市状况,今年冬储话题热度不减,但市场实际冬储氛围却略有点“冷”,任凭冬储话题炒翻天,无论试探政策还是落地政策一轮接一轮,多数贸易商却仍以观望为主,入市积极性尚未有效催生。就此笔者从以下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历年旺季价难旺,市场信心受挫。盘点历年年前冬储,迎接来年春天去库存时,市场却只能各自为战,且年前冬储越是规模庞大,年后旺季库存累积,资金、需求都对市场价格形成压制,让市场信心不断受挫。另外多数商户考量年后一方面是区域内社会库存积压,另一方面钢厂生产有量,市场的供给有保障,价格高位运行持续性有限。
环保钢厂低达产,挺价意愿仍强。根据Mysteel跟踪,自汾渭地区被纳入环保观察重点区域以来,所辖范围内环保限产政策不断,进入采暖季以来,区域内主导钢厂达产维持下降趋势。截止目前,主导钢厂开工率为63.63%,较去年同期开工率下降23.37%,达产率为70.30%,较年同达产率下降14.7%。钢厂库存方面,区域内厂存维持6.03万吨,虽较去年同期增0.49万吨,整体压力较小。冬储政策方面,主导钢厂冬储政策维持正常任务量,未有明确的政策。不过整体单日价格而言,仍高出贸易商冬储预期价格。
直发优势显著,冬储入库选择少。截止目前为止,冬储入库选择上,商户积极性较低。一方面,自中央下令严查超限超载,省内相关钢厂、仓库都发布了相关运输限载文件,基本都按照核定载重出库。严格执行的标准运载文件,对整体区域货运运输成本而言,货运运输费用出现10-15元的涨幅,从而导致商户入库成本增加,而直发优势不断显现,贸易商避险情绪不断累积,次终端渠道优先选择直发明显增多。
资金仍不确定,下游复工节点难把握。自省内对“禁土令”松绑后,工程开工有序开展,工程也在采暖季得到很大的喘息,不过对于下游施工资金状况,虽然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管理的通知》(简称《通知》),要求适当调整了基础设施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一方面鼓励依法筹措重大项目资本金,另一方面,除调整资本金比例外,近期财政部提前下达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万亿元,占2019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2.15万亿元的47%。不过实际的落地的时间节点尚未可知,目前市场贸易商以及多数次终端商户,一方面,年底工程回款略显迟缓,商户目前并未更多的资金入市投机,另一方面,多数钢厂冬储体量而言,并没有更多资源分销市场。市场需求这个层面,随着各个钢厂冬储落地,从冬储政策对比上来看,2019-2020冬储无论是单吨还是给出的 8厘到1分的资金利息,对商户吸引力不足。叠加随着市场交易模式的转变,直发优势不断显现,贸易商在承担高的资金成本同时盈利空间不断缩小,市场活跃度或将有继续降低的风险。
综合来看,出于对年后工程开工以及目前钢厂冬储价格未达预期价位,加之历年冬储信心不佳,目前商户冬储操作仍偏将谨慎,市场投机需求在观望中一再延后。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目前北方地区部分生产企业出台的冬储政策,多数钢厂政策以保值政策为主,钢厂过低价格年前大量锁货给经销商意愿较低,整体冬储锁单价格坚挺。可以预期年后市场,资源定价权绝大部分在生产企业手中,归属经销商货权资源有限。随着钢厂政策的落地,钢厂与贸易商之间的博弈才刚刚开始,而后期真正意义上的供需较量也将在节后拉开大幕。
来源: 我的钢铁网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06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