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NBA选秀抽签的那天晚上,大卫·斯特恩坐在新泽西电视演播室的临时看台上,此刻的他神情激动,因为最终有机会能通过前两位顺位选秀权选择格雷格·奥登和凯文·杜兰特的只有三支球队:波特兰、西雅图和亚特兰大。
“太平洋西北部和TM这么靠南的地方,”斯特恩低声吼道,“倒是给我一个大球市啊!”
这些话本不应该出自总裁之口,但坐在近处的人却能听到这句话一字一句地脱口而出。
斯特恩对自己希望球星扎堆收视率高的城市的这种执着毫不掩饰,他不断地追求着让NBA能有巨大的影响力,更大的影响力,甚至是最大的影响力。这就是斯特恩的NBA,在担任总裁的30年时间里,他几乎做到了他想做到的一切事情。他是一个有远见的人、一个交易能手、一个暴君和一个革命家。
有人说他背后操纵,控制选秀抽签、让裁判左右关键比赛,斯特恩也在一次又一次的争议中争着、吵着、哄着。他十分强硬,能挑战所有人,并且不管是面对老板还是总经理、教练还是球员、裁判还是记者、球员经纪人还是电视合作伙伴,他几乎从未失败过。
如果说亚当·肖华的时代,联盟把权力交给了各支球队和超级巨星,那在斯特恩的时代,这些权力基本上集中在纽约的曼哈顿,集中在奥林匹克大厦的NBA总裁办公室里。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斯特恩凭借魔术师约翰逊和拉里·伯德的影响力把这项运动推广到了全美国,在90年代,他又用迈克尔·乔丹和“梦之队”来把NBA推广到世界。
斯特恩曾经把总裁的位置当成王座,他会大喊、大骂、用力锤着会议室的桌子。他一生的很多时间都在不停地往前冲,所以很难想象现在他会静静地躺在那里。斯特恩在12月12日出现脑溢血,而在新年的第一天他离开了人世。
NBA的这些老板在私底下对斯特恩颇有微词,但是当面对斯特恩的时候,大多数人却不敢吭声。一方面是因为老板们、管理层和球员们都感激斯特恩带来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但他们担心如果不顺遂斯特恩的意思,可能会遭到明面上的报复,比如在季后赛球队可能需要面对之前不对付的裁判。
2011年球队老板和球员因为劳资协议争论不休时,斯特恩在全明星赛期间来到了东西部明星的更衣室,并威胁他们要在7月1日停摆之前达成协议。
“我知道NBA球员的尸体在哪,因为有一些是我亲手埋的。”斯特恩突然说。
几天后,当记者问德里克·罗斯这件事时,他更多的是惊讶而不是生气:“我很惊讶。当时我在整理装备。然后我停下来想:‘哇,我不敢相信他会说这样的话。’”
斯特恩是否真的报复过那些冒犯他的人,可能更多只是传说而不是事实。但是他确实经历了很多实在的威胁,比如乔丹的赌博丑闻、奥本山宫殿事件、取消保罗前往湖人的交易。他制定了工资帽、顶薪制度和着装要求。通过谈判让姚明进入NBA,打开中国市场为NBA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收入。
斯特恩对NBA有极强的控制欲,奥林匹克大厦的每一间屋子都能感受到他的威严。尽管他脾气爆、爱发火,但他也有开放、慷慨和富有同情心的一面。
NBA在对待艾滋的意识上起了表率的作用,当1991年"魔术师"约翰逊确诊艾滋后,他没有让联盟陷入非理性的恐慌。同其他职业联赛相比,NBA也给了少数族裔和女性更多的机会。
联盟里也有很多当NBA员工家庭遭遇变故时,斯特恩慷慨解囊的故事。在进入NBA之前,斯特恩是一名律师,他曾无偿帮助非裔美国人在一场大规模住房歧视案中胜诉。
斯特恩在新泽西长大,拥有罗格斯大学学位的他曾想叱咤曼哈顿律师界。但在NBA,他发现这个世界远超过乔治·华盛顿大桥和林肯隧道。作为NBA总裁,他让NBA球星成为了全球偶像,并激励着各地的年轻球员。
1984年,也就是斯特恩上任的第一年,他邀请阿根廷一位名叫阿德里安-潘萨的篮球、足球分析员来到他的办公室,并将NBA每周集锦的播放权以2000美元一年卖给对方。因此,在大多数孩子都梦想成为足球明星的阿根廷,也能在每个星期天的午夜,看到魔术师、乔丹和伯德的身影。
马努·吉诺比利每周都看这些精彩的集锦,并在第二天就迫不及待的尝试这些动作。“我小时候甚至没有梦想过到NBA打球,”吉诺比利曾对记者说,“当我10岁的时候,没有一个阿根廷球员在NBA打球。我看乔丹的集锦时,以为他在另一个星球,我无法接近也无法触碰。看魔术师和伯德集锦时也是如此。”
“几年后,我发现自己也像他们一样举起了奖杯。”
在征服世界的道路上,斯特恩不允许任何人挡在前方。在他任期的最后阶段,他更加顽固,也没有要放手的意思。但当新一代的老板和球员没有向他的王座低头时,他的威信被逐步削弱了。终于在2014年,这个饱受围攻、疲惫不堪的老人以72岁的高龄结束了他的职业生涯。
大多数人将铭记这段时间:大想法、大市场、大明星、大世界。大卫·乔尔·斯特恩征服了这一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93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