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新年的演变,传统与现代的嫁接
很多国人对日本的印象,就是觉得日本真好,很多传统都留得下来。这个讲法是有一定的道理。从日本新年的演变,可以体验到。
众所周知,日本在中国隋唐时期,将中国文明中的政制、礼法、习俗、建筑风格等尽数学去,在日本兴起了大化改新,实质便是日本的“中化”,作为中国文明象征之一的正月初一的元旦即现在中国的春节,当然亦随着中国历法的传入,而成为日本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并在此后成为日本的法定节日。春节“贴对联、年夜饭、压岁钱”等中国的重要习俗亦成为日本的习俗。
1851年美国入侵日本,史称“黑船来航”,此事件引发了后来的明治维新,改变了日本发展走向。
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西化,1873年日本开始使用公历纪年,废除传统农历纪年,春节也就从此不再成为日本的法定节日。
公历的1月1日是日本的新年(日语:正月 しょうがつ)。公历的12月31日成为日本的“除夕夜”。日本人叫“大晦日”(日语:おおみそか)。
从日本新年的演变,可以看到日本有他们自己的想法,想在维持传统和融入西方世界之间找到一个中间之道。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他们将旧的历法改了,开始启用西方的新式历法,但把春节在内的这些传统节日保留下来了,用新历法过旧的传统节日。日本的新年,就是传统与现代的嫁接。
二、最具仪式感的日本京都知恩院的除夕敲钟
日本的寺庙在除夕夜都要敲钟,最多的要有108响,以此为人们消除各种烦恼。因为每敲一下都需要等上次的钟声完全静下来才行,敲108次大约要持续1到2小时。
敲钟时要在除夕夜零点之前敲107次,剩下的一次在零点之后敲,这样,就可以不再受过去一年的旧烦恼所干扰,可以无忧无虑地迎接新年。
除夕夜钟声响后,成百上千万的日本人一齐涌向神社和寺庙,烧香拜佛,点签算命,祈求新的一年全家幸福平安,此为”初诣”。不知道现场啥情况可以参考看看中国各大景区初一上香场面。
日本京都知恩院的除夕敲钟
日本京都知恩院的除夕敲钟最具仪式感。京都市东山的知恩院是京都内规模最大的一座净土宗寺,每天来参拜的信众络绎不绝,寺院裡的钟楼所吊置的钟更是出名,这座建于西元1678年,高3.3公尺、直径2.8公尺的大钟是日本三大梵钟之一,其重量更是全日本最重的,约有70吨重。同时也被列入日本的重要文化财。就是“重要文物”的意思,其中有特别高文化价值的会被定级为“国宝”。
16位僧侣齐力敲响108响钟声
在每年的日本除夕夜时,知恩院都会由16位僧侣以特殊的节奏和姿势,合力敲响大钟108次。大钟周围有3位僧侣以五体投地的姿势跪拜。
钟声远播古都内的每一处,正式宣告新的一年的来到,把旧年一切不如意的事抛开,快乐的迎接崭新的一年,意义非凡。
16位僧侣齐力敲响108响钟声
日本京都知恩院的名气也已远播至全球。知恩院的除夕敲钟曾被CNN选入全球10大跨年景点之一,每年此时日本的电视台也一定会转播。若跨年的时候,人在京都,不来知恩院敲钟祈福就像没有除旧迎新的感觉。
三、日本新年的美食“正月料理”
正月料理(日语“おせち料理”,汉字写成“御节料理”)是为恭迎灶神,献给灶神的供物;同时也是用来为新年祈福的一道菜肴。
正月料理是献给年神的供物,也是祈愿家族繁荣的家庭菜肴,因此有很多讨吉利的缘由和规矩。选用的材料寄托了对家人健康、家庭幸福及子孙兴旺的美好祈愿,有几样是必须要的,红萝卜丝,寓意喜事降临;海带卷,寓意欢乐愉快;黑豆,寓意勤劳工作;鲱鱼籽,寓意子孙繁荣。还有要将菜装进套盒里,为什么要装进套盒里呢?就是“叠加福气”和“叠加喜庆”的意思。
正月料理的制作,其实也是为了让辛苦操持家务一年的主妇们,在新年的第一天从繁重的家务中解脱出来。我老家扬州也有这种习俗,就是大年初一是不开火,让母亲休息一天。
四、日本新年小朋友的最爱——压岁钱
新年日本也有压岁钱的习俗,和中国的压岁钱传统差不多。日本称压岁钱为“御年玉”,作为长辈,压岁钱不仅要给自己的子女,也要给亲戚的孩子。
高中生给5000日元,大约300元人民币。初中生给3000日元,大约180元人民币,小学生给2000日元,大约120元人民币,没上小学给1000日元,大约60元人民币。
日本2018年压岁钱平均为25899日元,相比前一年减少2463日元,成为近5年来最低的数值。
我记得小时候每次拿到压岁钱都会被家长收走。日本的家长一般比较尊重孩子的所有权,很少有代为保管或没收的,给了就是给了,任孩子自己支配。
新年压岁钱,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都是孩子们最大的期盼。
日本新年贺年卡
五、1990年日本平成二年元旦,我在日本的第一个新年
1989年5月12日,我到日本东京留学,1990年元旦,迎来了我在日本的第一个新年。让我体现到日本新年的魅力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
1、1889年12月26日,日本新年的忘年会
日本人对辞旧迎新的活动十分钟情,12月的“忘年会”(日语:ぼうねんかい),是日本年底必会举行的传统习俗。一是在年末时忘记过去一年的辛苦,迎接新的一年到来。二是忘年交的意思,意为忘记对方的年龄,在聚会中不分上下,大家总结一年的辛劳,展望新年的目标。
我读书之外,利用空余时间在东京墨田株式会社打短工。1989年12月26日,公司举行忘年会,也邀请我参加,我感到很高兴,因为我刚去公司工作2个月。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日本的忘年会。我记得公司的忘年会是在居酒屋举行,同事们一边喝酒,一边唱卡拉OK,互相勉励并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也放歌一曲日本《酒よ》。
东京到前桥的交通示意图
2、1989年12月31日日本群马县前桥市,露天温泉
1989年12月31日,学校组织我们留学生来到日本群马县前桥市,欢度1990年日本新年。群马县是首相的“盛产地”。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中曾根康弘、小渊惠三、福田康夫均来自群马县。
我们从东京的上野站搭乘京浜东北线到大宫,换乘JR高崎线到高崎市,再换乘JR两毛线到前桥站。来到了群马县的县厅前桥市。当地的日本朋友带着我们,爬上附近的山,开始享受日本的露天温泉。
这是我第一次泡日本的温泉,而且是山上野外露天温泉。群马是天然温泉的宝库,有“汤之国群马”。我们很兴奋,很快爬上一座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山上有积雪,露天温泉冒着蒸汽,有一点点臭鸡蛋的味道。
日本的露天温泉
日本朋友告诉我们,自古以来,这里就有丰富的热水,这里的温泉富含硫。由于硫中所含的硫化氢成分具有扩张毛细血管的作用,因此它改善了循环并有望促进新陈代谢。
如果皮肤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黑色素的代谢会停滞不前。如果血液流经延伸到身体各个角落的毛细血管,氧气和营养物质将被平稳地供应,并且将产生积滞的废品排出,从而使身体变得干净,皮肤变得美丽。同时,当海拔超过1000m时,心率会发生变化,血液循环会变得更好。
还有,周边美丽的景色,从而激活您的大脑荷尔蒙,身体变得更健康更年轻。
当我们泡在温泉中,看着露天浴池周边的积雪,由于被寒冷冷却的身体得到了温暖,整个世界释放了你的自我,真是陶醉啦,被雪包围的温泉确实是最好的享受。
3、1989年12月31日日本群马县前桥市,年夜饭和日本清酒
泡温泉后,我们和日本朋友一起吃年夜饭,每人一份一碗热腾腾的“跨年荞麦面”(日语“年越しそば”)。此习俗起源于江户时代并迅速发展为一种重要的春节习俗,其寓意有四:一为面条细长,寓意人们健康长寿;二为面条柔软易断,寓意与过去的债务等不好的事物一刀两断;三为希望家庭成员之间美好生活如同荞麦面绵长;四为荞麦面可以去五毒,祝愿家庭成员身体健康。
日本的跨年荞麦面
大家一边看日本电视台NHK举办的红白歌会,一边互相敬酒。
日本清酒,原料只用了简单的米和水,就产生出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好滋味,所以有人形容它是,“用米做成的不可思议的液体”。
清酒没有太高的酒精度,没有烧灼感。虽然是大米酿造的酒,却能有香蕉、牛奶和花香味,清清甜甜很容易入口,不知不觉就能饮上好几杯。
獭祭—清酒中的拉菲
日本的工匠精神在清酒的酿造过程中得到了验证。清酒酿酒时使用的是专用的酒米,是像打磨宝石一样磨出来的。磨米之后进行淘米泡米的作业。把米泡在水里让米吸水,这一步骤是按秒计算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米的含水量对之后蒸出的味道,有很大的影响。
清酒和中国米酒工艺同源,包括酒瓶上好看的毛笔字,也能看到中日文化的融合,所以清酒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很容易产生共鸣的。有几位酒量超大的同学,不停地和日本朋友干杯,最后,日本朋友表示不能再干杯啦。
据说泡完温泉后,等待着你的,有美味精致的日本料理,而这个时候的清酒,也是最好喝的。
今天,我们深有体会。
日本的打年糕迎接新年
4、1990年1月1日元旦日本群马县前桥市,打年糕迎接新年
1990年1月1日元旦的早晨,日本朋友邀请我们打年糕。
打年糕是日本新年的一项重要传统活动。年糕在日本寓意着长寿、好运和健康,年糕属于象征吉祥的食品,和中国很多地方习俗一样,日本人过年时也吃“年糕”。
母亲杨老师告诉我,她小时候有类似的新年活动,外婆会把糯米在水中浸泡过夜后用蒸笼蒸熟,然后放到一个很大的用木头或石头做成的臼中。接下来,用一个巨大而沉重的木锤将米粒打成糊糊。然后我们这些小孩子们,会边玩边把糊状的年糕分成小份。
日本新年捣年糕,一是为感谢上天赐予五谷,并表达对新年的祈愿;二是希望吃了年糕能够得到神灵赐予的力量;三是为了迎接岁神的到来,作为祭祀岁神的供品。
日本年糕和中国传统的年糕一样以糯米为材料,但做法不同。日本年糕使用糯米粉先泡水,泡足一夜再煮熟,然后利用杵臼捣打。待糯米材料有了一定黏性,就能捏成圆形或方形年糕。
年糕拉丝越高,意味着新年收入越高哦!
在日本朋友的指导帮助下,我们亲手打造了年糕,作为1990年新年第一份早餐,大家都很开心。
泡温泉、饮清酒、打年糕。1990年1月1日元旦,我在日本的第一个新年,就这样愉快地渡过。
2020年新年快乐!2020年元旦快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46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