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并不算是典型的年度策略文章,主要目标是总结一下今年行情风格,展望一下明年行情特征。
对于今年行情特征,外部定价对行情的主导+A股核心功能的历史性转变,使得市场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整体审美变得更加机构化。
对于明年行情特征展望,一致性预期应该在于,核心资产走牛的行情风格仍将持续。主要分歧点在于,市场尽管一致性看好科技类,但周期行业同样存在潜在的、较好的、与2014年有所类似的预期一致性凝聚点,对于周期类行业走势,值得投资者持续跟踪。
2019年A股运行的两个特点
从市场策略角度,盘点一下2019年行情特点,有两点值得总结。
第一,运行风格方面,市场延续了2017和2018年外资进场+重视发掘定价功能的两个特点,且二者合力,给A股定价机制产生了较大影响。
外资进场趋势不必赘述,对于定价功能,A股市场成立至今,主要在强化融资功能,即,为国企改革、企业融资提供渠道,这是A股成立至今的主要使命。但在近两年注册制趋势下(体现为IPO速度持续较快,后续会体现为上市放开+退市完善),实际上主要核心资产,主体部分能够上市的都已经基本上市,不想上市的未来也有条件上市,暂不满足条件上市的,例如中概股,也有港交所支持+沪深交易所未来会提供便利。
因此在外资流入的情况下,A股的定价机制得到了强化。
外资是增量资金,而在贸易摩擦影响下,尤其是2018年,A股市场中,外资是唯一的增量资金,因此市场当年板块轮动,就非常体现外资审美特征。从今年行情来看,该特征在继续强化。可以观察到,无论是今年年初反弹,还是今年年底指数走强,外资加仓都是很重要的先行指标和推动因素。
从A股主要指数今年涨幅情况来看,外资风偏主导定价机制的特征展现的更加明显。下图为今年至12月27日周五,A股主要指数年内涨幅,数据来自东方财富Choice,竖轴为百分比。
可以清楚看到,由于外资今年倾向于配置中盘+今年减少了对于银行的配置,因此深证100今年涨幅最大。中小、创业由于今年电子牛,因此涨幅靠前。
而且,在外资定价+内资没有方向的情况下,今年市场出现了一个特别之处:市场从5月初开始,直到12月底,经理了整整8个月的横盘。这在A股这么多年来,都是没有的事情。可以认为,这同样是定价机制完善一定程度上熨平了A股的中期波动。
第二,从今年电子板块炒作中可以看出,A股市场热门概念炒作逻辑,今年发生的很大变化。
市场概念炒作预期的一致性凝聚点发生了较大变化。市场此前热衷于追捧淘股吧消息、各种传闻,但今年科技牛市下,市场炒作主线往往来自于卖方研究报告对于新概念、新名词的解释。
例如,3-4月市场高位时,市场热衷于挖掘5G概念下诸多细分领域,例如Massive MIMO、智慧灯杆等;年底科技行情,便是对于手机、半导体产业链的深度挖掘,再叠加淘股吧“因故关张”,以天风证券潘暕、国盛证券郑震湘为首的卖方分析师所写研究报告,便成为市场预期一致性凝聚点所在,基本做到了“他们科普什么概念、什么概念就涨”,例如PA砷化镓、ToF镜头技术等等。
此外,一线游资今年的对于业绩主线追捧力度不小,基本思路还是跟随卖方报告。
例如,今年的核心标的之一——沪电股份,就有赵老哥在年中业绩公布,符合预期后,再进场强势接力。年
2020年A股运行特点展望
对于2020年行情运行特征,不猜指数涨跌,谈谈几点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明年板块轮动运行风格,是偏科技成长、还是偏周期?
我也给不出准确答案,但可以提示大家关注这两点。
科技方面,除了今年估值已经较高、明年业绩难以覆盖的电子标的外,科技后续的预期一致性凝聚点是非常清晰的。一是部分细分行业,例如网安,仍将高度景气,但今年这类逻辑涨幅有限;二是,核心逻辑在于,十四五规划可能在2020年三、四季度出来,市场理论上会给很高的炒作规格。
但市场容易忽视周期股反弹潜力,大家的理由是,经济增速放缓+现在还没有出现景气迹象。博览研究员提示几点对于周期的观点。
人民币汇率近期再度趋稳,在贸易摩擦暂缓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如果加快,势必会出现中国逐渐强化全球大宗商品定价权的逻辑。如果铜价低位反抽的逻辑不足以支撑有色板块走远,那么我说的这个,在凝聚市场预期一致性凝聚点的作用上,显然会强势很多。
再看库存因素。2014年年底牛市开启,是房地产板块4-5月放松限购+有色券商行业6-9月先反弹作为基础的。很多人记得2015年年中房价突然大涨,但很少人记得2013-2014年房地产去库存力度比当前更强,导致房地产库存快速下滑。
当前市场对于螺纹钢涨价和库存的关系的矛盾,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在这里不做过多展开,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搜索。
因此尽管供需不紧张,但周期品整体还是具备一定的快速涨价基础。如果市场对此的一致性预期认知级别较高(比如上文谈到的主要矛盾),那么辅以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这点应无争议)的周期股行情,在上半年是具备延续的可能的。
如果是这样,那么站在2019年年底,风格切换只是开始。李迅雷和刘煜辉近期的观点,似乎显得有些刻舟求剑。
第二,资产类别角度判断,核心资产牛市能否持续?
明年核心资产牛市显然可以持续,有两点原因。首先,明确3月要搞注册制,退市制度、违法违规惩处机制都会快速完善。所以明年一个核心话题就是,非核心资产一定会快速边缘化。非核心资产让出流动性,在大的存量行情格局下,其实是有利于核心资产的持续走强。
其次,至少从目前来看,在外资眼中,A股核心资产(如果我们扩宽核心资产的范围),还是有不少低估的,例如4倍PE的银行、7倍PE类公用事业的动力煤等等,这与海外较低的利率水平相比,显然仍有吸引力。
因此,在外资仍是“相对唯一”增量资金的前提下,他们还会继续主导A股行情风格审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43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