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从来都不是叫出来的,而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
2019年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年份。
很多人都在感叹,凛冬已至,呼唤春天早点到来。春天迟早会来,问题是你熬得了到那一天吗?
那些生长在冰天雪地里的人,才知道怎么和冬天相处。
新世纪头一年,华为的业绩就达到220亿元,利润29亿元,位居全国电子通信企业前列。按道理,这个成绩足以傲视江湖。
但任正非却亲自执笔,在企业内刊上写了一篇《华为的冬天》,大谈危机和失败。
他在文章开头就提问,“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
任正非的忧虑来自于内部,他认为公司的太平日子太长了,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也许就是公司的灾难。
对于过去取得的成绩,任正非是无感的,他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
他继续写到,“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任正非告诫员工,要在春天与夏天念着冬天的问题。他说,IT业的冬天对别的公司来说不一定是冬天,而对华为可能是冬天。华为的冬天可能来得更冷一些。
文章结尾处,任正非一针见血地总结,“这个冬天冷得出奇。没有预见,没有预防,就会冻死。那时,谁有棉衣,谁就活下来了。”
虽然时隔近20年,但读到这些话语依然令人动容。只有那些每天都能感受风霜雪雨的人,才知道冬天的生存之道,任正非显然就是这样的人。
2001年,华为决定剥离与核心业务不相干的产品线,将旗下盈利能力良好的安圣电气以7.5亿美元出售给了美国的艾默生公司,提前备好了过冬的棉衣。
很快,全球IT泡沫破灭,通信设备业遭受巨大打击,但华为却穿上棉衣,开启了主营业务艰苦卓绝的海外长征。
早年,很多人问任正非华为的战略是什么,他都会说,华为没有战略,就是想要活下去。
活下去,只有时刻想到冬天的人,才能战胜冬天,也只有挺过冬天的人,才能拥抱春天。
这一年,总能听见身边很多朋友感叹太难,其实对多数人来说,冬天可能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因为决定终局的,并非是起点,而是拐点。
如果你是一个企业老板,就要在冬天做好谋划和布局,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穿越周期;
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就不要再抱着行业红利,站在风口之上之类的幻想,而是沉下心来苦练内功,埋头提升产品力和服务力,折腾之中总有机会。
如果你是一个销售,当增量市场已变成存量竞争,你要想的是如何为存量客户提供深度价值,让他们离不开你;
如果你是一个品牌公关,你要做的是在信任成本高企的营销环境里,如何更好地转译产品价值,创新表达语境,降低交易成本。
凛冬已至,并不是坏事。
寒冷可以倒逼你激发更强的求生欲,而求生欲往往能让你熬过漫漫长夜。
请记住,牛逼的企业都来自冬天,牛逼的人都是冬天的孩子。
告别2019,愿新年里的每一个你,不畏寒冷,心怀希望,踏雪寻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29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