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警惕“标签式”定义!班主任要学会等待、善待、优待学生

警惕“标签式”定义!班主任要学会等待、善待、优待学生

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程,学生的成长又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日常工作中,班主任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极易对学生产生惯性思维,自觉或不自觉地给学生"贴标签"。学生也会在班主任这种"标签式"的定义下,逐渐变成"标签"的模样。

一位资深班主任说过:"你有什么希望,学生就会变成什么样。"因此,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要警惕"标签式"定义,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等待、善待、优待中让学生收获教育的成长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本文作者胡小芳在上课

学会等待,让学生有成长感。教育是"慢"的艺术,学生的健康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它需要时间,需要耐心,更需要教育者学会等待。

学生成长受主客观诸多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充满了许多可能性和未知性。等待是一个过程,它蕴含着期待、期许和希望;等待是一种智慧,在等待中聚积力量,在等待中涵养锐气,在等待中孕育新生。日常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学会等待,一方面要把准教育契机,巧用"缓一缓""等一等""忍一忍"等冷处理方式,让学生在等待中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另一方面,要善于搭建平台,在活动中共同规划学生的阶段性发展愿景,使学生明确通过自身"蹦一蹦""跳一跳"的努力,一定能实现。这些成功的"小确幸",必将是一段耐人寻味的成长过程,必将使学生在悄无声息间收获满满的成长感。

学会善待,让学生有安全感。教育的核心是"善",教师要善待学生,尤其要善待学生的问题。学生是在不断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与学生相处时,教师要时刻保持冷静,切不可主观臆断,先入为主,要海纳百川,悦纳学生,让学生在心理上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善待学生的要义是以学生为本,包容、宽容学生的一切。日常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作为学生生命成长中的"关键少数",在学生的生命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对学生而言,班主任有时既可一言以成之,亦可一言以毁之。因此,班主任一方面要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学习教育理论,切不可固步自封,要不断地"刷新""扩容""补钙",寻求自身专业突破。另一方面在处理学生问题时,班主任要及时"归零",保持"空杯"心态。要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对学生评价要客观公正、有尺度、有温度,切不可过度解读,要多对学生正面管教和正向激励,让学生在善的教育中自我觉醒,自我提高。

学会优待,让学生有幸福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生因成长环境、兴趣爱好、身心发育的不同会出现差异化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和引导学生的过程中,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学会"弹钢琴",不断优化学生教育策略,优待学生差异,让学生在不同的成长区间收获成长的喜悦、成功的幸福。

为培养出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学生,日常班级管理中,我们倡导班主任在优待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采取差异化的任务分配策略和差异化的学生激励策略,有效地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一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班主任要在聚焦学习主业的基础上,多开展以生活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班主任要主动关心,个别指导,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开发潜能,增长才干,收获成功。二是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班主任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帮助学生全面分析自己,合理规划自己,还可以根据学生个性特点,量身打造适合学生的锻炼岗位和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让学生在丰富适合的体验中找到自我,成就自我。

教育是一个没有边界的"极限"空间,学生的成长更是无法预测。作为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要时刻警醒"标签式"定义,多一分耐心,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尊重,多一分包容,多一分智慧,在等待、善待和优待中让学生自由地生长。


作者:胡小芳(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第一实验小学教师)

来源:《教师报》;编辑:关中小伙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2062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