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
5G很火,SD-WAN也很火
那如果“5G+SD-WAN”会怎样
靠不靠谱?能不能跑关键业务?
谁敢吃这个螃蟹?建行,吃了!
没错,就是那个敢为天下先的建行
他们建成银行业首个“5G+SD-WAN”
用于承载智能银行生产业务
我们把这张网放到整个银行界
它的突破性都是不言而喻的
今天,就让我们把这些“真相”
逐个说清楚
对于银行广域网,大家并不陌生
从核心网到骨干网再到接入网
基本都靠专线打天下
建行其实,也不例外
专线用了那么多年
貌似成熟、稳定、够用
但对建行来说,却有些不满足
与业内同行比
建行做了很多创新的事
早在2013年,就推出国内首家智能银行
今年,又在业内首推“5G+智能银行”
智能银行长啥样?
这是位于清华园的5G+智能银行
从外面看,就觉得很神秘
金融太空舱
↓
左滑查看实景互动
智能柜员机
↓
左滑查看实景互动
汽车金融体验区
↓
左滑查看实景互动
……
黑科技太多
我还是直接上个平面图吧
↓
看完全景图,瞬间明白
智能网点与传统网点相比
各种炫酷应用实在太多
而这些“骚操作”的背后,都需要网络来扛
↓
另外
银行这种逐级上联的“多跳”网络
网络运维的复杂度也很高
在这个大背景下
建行开始探索新的“专线”承载技术
就这样,顺理成章
“5G+SD-WAN”浮出水面
在业界标准的定义里
SD-WAN是一种“overlay”的网络
它就像浮桥一般
叠加在现有网络的“湖面”之上
不管“湖水”怎么流
SD-WAN都可以快速搭起“浮桥”
实现总分之间、分支之间、总部之间互联
在总部,设置“桥梁调度中心”
其实就是SDN的控制器和网管平台
负责浮桥架设和拆除、桥上车辆调度等
让这些复杂的工作尽量自动化完成
这才是经典的“SD-WAN”
业内有很多同行,撇开网点
仅在广域骨干网上
用流量工程的方法来进行流量调度
比如使用SR-TE或者RSVP-TE
并让SDN控制器参与进来
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的调度
这只是一种智能广域SDN
并不算正宗的SD-WAN
定义掰扯到这里
想必大家都明白了
建行这个SD-WAN,才是真SD-WAN
建行是国内银行业首家
用SD-WAN实现从网点、分行到总行数据中心生产业务承载
我们再看“5G”
为什么一定要“5G+SD-WAN”呢?
5G的优势大家都烂熟于胸
①超高带宽②超低延迟③海量连接
这就像浮桥离不开湖面一样
“SD-WAN”再牛逼
也离不开一张靠谱的Underlay网络
5G网络
就是那个风平浪静的水面
更具创新意义的是
5G组网分两种
①过渡型的NSA ②一步到位型的SA
建行在这次SD-WAN建设中
尝鲜使用了更先进的SA组网
因为这样才能“享用”5G网络切片
提供更为极致的带宽和安全保障
就这样,建行这张网
一不留神创造了银行业3项No.1
(首个SD-WAN,首个5G+SDWAN,首尝5G网络切片)
我画了一副“草图”
来看看,这张网到底是怎么建的
这图看起来信息量还是很大
右边是利用5G为访客提供上网
我们重点看左边
SD-WAN作为Overlay网络
在智能网点和总行数据中心之间
架起了两座“浮桥”
一条架在传统专线上
一条架在5G专网上
5G“浮桥”路宽桥直速度快
重量级的大车,优先走这条路
比如智能网点那些新业务
VR/AR、AI、视频等等
跑起来嗖嗖快
网点的传统生产业务
按惯例走专线“浮桥”
跑起来也很从容不迫
更大的好处在于
“调度中心”可以根据“交通”拥挤状况
对两条“浮桥”上的车流进行动态分配
让每种“车”都跑得舒畅
不仅满足了新业务对大带宽的要求
传统生产业务也能到新路上“撒个欢儿”
总结下来
建行新建的这张智能银行接入网
有四大优势
↓
❶
5G+SD-WAN的跨界融合
充分发挥5G网络的特色优势
高带宽,最高可达数百Mbps
低延迟,支撑对延迟敏感的业务
部署快,可移动
方便智能网点的快速开通、
以及部分示范业务的“移动化”需求
同时,SD-WAN“屏蔽”了中间网络节点
没有中间关卡,上了浮桥直达目的地
实现“一跳入云”
❷
应用级智能选路,关键业务保障
传统银行业务+智能银行业务
大大小小有数十种
它们就像路上不同规格的车辆
建行SD-WAN平台,能快速识别“关键车辆”
安排好最优的行车路线
全程保障路况、动态调优
❸
全程自动化管理,降低运维工作量
管理运维一张庞大的广域网
(数千条链路、上万台设备)
工作量非常大
尤其新网点开局,更麻烦
建行SD-WAN全程自动化云管理
“零接触”开局,免“CLI”运维
❹
自主芯片,端到端安全可控
SD-WAN组网中的关键产品之一
华为NetEnginge A6000/600路由器
从芯片层面对安全提供保障
同时,整个SD-WAN Overlay网络
也在协议层面提供端到端的加密
底层的5G Underlay网络
运行在运营商5G专网上
……
Underlay用5G,Overlay用SD-WAN
建行基于5G+SD-WAN广域网的创新和突破
呈现到公众面前
就成了酷炫无比的智能银行应用
当我们步入智能银行
被扑面而来的黑科技所震撼时
不要忘记,这背后
是强大的“5G+SD-WAN”
在默默承载、“负重”前行
。
。
。
为5G+SD-WAN的商用,加个油
转自微信公众号特大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16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