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 到底有多难?

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 到底有多难?

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新能源车,特别是纯电动车,已经是当下汽车市场的未来必然方向。那些在传统能源车市场艰难度日的车企们,最近也通过一系列大力改革,开始全面拥抱纯电。但我们看到的,是这些企业为了转型付出的极其惨痛的代价。


一边是BBA这三家老牌德系豪华车企,为了转型纯电而大幅裁员数万人,另一边是韩国现代起亚集团为了转型,都顾不上自己的燃油车产品线了,主流市场表现一塌糊涂。再者,世界第一大汽车制造集团大众汽车,为了转型纯电,几乎把压箱底的家底全都拿出来了。

为啥这么困难?

其实道理很简单:纯电动车是一种在结构上和燃油车完全不同的东西。虽然都是车,虽然都有四个轮子两张沙发,虽然车身结构大同小异,但燃油车和纯电车的相同点,也就只剩下这些了。看得见的地方,两者几乎没差别,但看不见的地方,却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研发一个靠谱的纯电动车平台,难度不亚于从零开始研发一款车。这对于跨国车企并非难事,但如果把整个企业的战略级产品线全都进行这种伤筋动骨的更换呢?这意味着原来的燃油车生产线至少要大改造甚至废弃掉,要重新建设纯电动生产线,甚至还要建新的制造基地。原来一大批燃油车行业的技术人员和几十年积累下来的技术积累,很多也都不合适用了,要裁员,原来的技术要抛弃或大改造。

这种规模的改变,真的不亚于重建一家车企。大家可以试想想,对于那些一年收入几百亿上千亿美元的跨国大集团来说,进行这种堪比打死自己再造一个新自己的做法,得伤筋动骨多少次。

新势力千载难逢的机会

所以这些传统车企,要不有着大众集团,BBA一样的魄力,愿意凤凰涅槃,要不就只能搞搞油改电车装个样子了。但油改电车,迟早是会被市场淘汰的。

所以在跨国集团们还在忐忑的时候,正是自主品牌和新势力们攻城略地的好机会,等它们想清楚了,阵痛过了,开始疯狂发力了,恐怕那时候,留给自主品牌的时间就不多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1002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