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杨学成
依托庞大的人口规模,中国一不小心就成了世界互联网用户数第一大国。我国的互联网用户数(8.54亿)比美国和印度两国之和都多。然而,互联网应用繁荣的背后却潜藏着巨大的隐忧:
前已述及,互联网的命脉是域名解析,而在IPv4的体系下,全世界顶级域名的解析服务只能依托于13台根服务器,分别用从A到M的字母来编号。其中1台主根服务器和9台辅根服务器都设在美国,另外3台辅根服务器分别在英国(K根)、瑞典(I根)和日本(M根)。中国作为互联网用户数第一大国,没有任何一台根服务器。
第二,IPv4的地址编码采用32位数字的方式,总共包含了大约43亿个地址。虽然听起来这个数字很大,但在目前全球一半以上人口都是网民的情况下,IPv4的地址资源已经捉襟见肘了。更加重要的是,现在平均一个用户拥有的联网设备已经不止一台,未来更会有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需要联入网络,所以IPv4的地址资源耗尽是眼吧前儿的事。
第三,美国利用对互联网的主导权,给自己分配了最多的IP地址,差不多74%的地址资源都在美国人手里。其中,光斯坦福大学就有1700万个IP地址,而科技巨头IBM公司拥有3300万个IP地址。可怜的是,中国总共拿到的正式的IPv4地址还不及斯坦福这所大学多。因此,过去我们只能通过「动态IP地址」、「内网IP地址」等进行技术上的妥协。
所幸,随着IPv4地址资源的耗尽,IPv6成为必然的趋势。IPv6地址采用128位长度,地址容量将达到2的128次方个,这是近乎于无限的地址资源,可以为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都分配一个IP地址。更加重要的是,因为IPv6的出现,传统上只有13台根服务器的限制将被打破,网络空间治理面临全新的洗牌机会,「雪人计划」(Yeti DNS Project)应运而生。
2015年6月23日,由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工程中心(BII)发起,联合日本WIDE机构(M根的运营方)、国际互联网名人堂入选者Paul Vixiez博士、互联网域名工程中心(ZDNS)等机构和个人,共同创立了「雪人计划」。这一计划的目的是在IPv6时代,突破13台根服务器的限制,改变互联网「单边治理」格局,引入更多根服务器运营者进行「多方共治」,实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互联网,同一个域名空间」的愿景。
截止到2017年底,在与现有的IPv4根服务器体系架构充分兼容的基础上,雪人计划在美国、印度、日本、俄罗斯、德国、法国等16个国家架设了25台IPv6根服务器,形成了「16台IPv4+25台IPv6」的新格局。其中,在中国部署了1台主根服务器和3台辅根服务器,打破了中国没有根服务器的困境,为构建多方共治的新型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奠定了基础。
消息传来,国人振奋。甚至有人认为,这下我们终于可以跟美国平起平坐了。然而,事实并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第一,雪人计划只是一个允许失败的实验项目,并不是真正的官方部署,也就是说,目前的根服务器只是个「镜像」系统。第二,雪人计划中的根服务器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继承了F根服务器中的基础数据,F根服务器的运营方是因特网软件联盟,位于美国加州,相当于美国拿出了10台根服务器中的1台辅根服务器,就当了这25台IPv6根服务器的爹。 第三,IPv4根服务器对IPv6的根服务器仍然拥有最终解释权,意味着即便中国真的将IPv6的根服务器拿下,也不能对互联网起主导作用。总之,雪人计划只是在IPv4体系下的拓展,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美国在互联网中的地位。
当然,雪人计划并非没有意义。这一计划的价值在于向全世界表明,多边共治是一条技术上可行的路径,但在政治上是否可行就另当别论了。
结论: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89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