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防诈讲堂②|老年人为什么总容易被骗?看完这个你就明白了

防诈讲堂②|老年人为什么总容易被骗?看完这个你就明白了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老人们也越来越衣食无忧,所以,现在针对老年人的商品也是五花八门,各类狡猾的骗子也盯上了老年人这一群体。

人到了一定年龄,身上的某些器官总会出现小毛小病,这些毛病难免会给老年人带来生活的不便,所以他们总担心身体出问题,骗子们便抓住老年人的这一心理展开骗局。一方面,大讲小病不治可能酿成大病,甚至会导致癌变;另一方面,大肆放大某种药品的疗效,甚至把保健品当成能治百病的“神药”,不管老年人问他们这种药是否有效,他们都一概给予肯定的回答,以此招揽生意达到骗钱的目的。

家住梅江区的潘伯,就是受害人之一。其早前外出散步时接到梅州某生物科技公司派发的宣传单,称店内主营各类保健品,此后,听信于所谓“专家”的介绍,若服用某口服液即可改善身体状况,因对“专家”的权威身份及说辞深信不疑,在他们的鼓动下,潘伯前后被骗近12000元购买了其公司的各类保健品。

在老年人被诈骗的案件中,利用保健养生进行诈骗是极其常见的一种,利用老人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打着送健康的旗号诈骗钱财。而随着生活的富足,还有一种诈骗手法开始盯上了老年人,这便是宣传投资项目诈骗。骗子抓住老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对投资产品了解少的弱点,以高息为诱饵骗取钱财。

不久前,梅城年近七旬的夏伯便因为一时贪图便宜,在梅县区程江镇广梅中路一汽车4S店门口,被3名外地人以合作买卖一批导航电子管的方式诈骗7100元。目前,三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诈骗罪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面对五花八门的电信诈骗,老年人应该擦亮眼睛。对此,梅州警方总结了几条防骗大招,提醒大家时刻注意:

保健品不能治病,假专家害人不浅

天上不会掉馅饼,羊毛出在羊身上

别让免费蒙蔽眼,体验背后是骗钱

分红获利须警惕,偷鸡不成蚀把米

【全媒体记者】黄韬炜

【通讯员】梅公宣

【作者】 黄韬炜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8636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