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格菲二师兄,我专注于多空观点、会从多空两个方面对同一个上市公司进行全方位分析,我还有六位师兄妹,他们各有所长,欢迎关注。
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文章。
2B的公司由于无法体验产品和服务,对于散户来说无疑只能看个报表,看个二手研报,听股吧里吹牛,当然还可以听公司道歉,说提前完成500亿,迫不及待掩耳盗铃之自欺欺人;
我有朋友在华为上班,今年是5G年,所以抱着华为大腿的沪电股份,深南电路,甚至什么精密的都订单不错;
这些看客户看天吃饭的产业链,不管是5G还是苹果手机产业链都只是加工链,低级中级高级而已,因为没有终端市场,来料加工而已,大概就是电子加工厂吧;
怎么看呢?我们知道2C的公司营收增大必带来市值增加,瓶颈是营收,背后却是市占率的增加,终端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忠诚必增加;
但是欧菲光的500亿营收,哪怕是1000亿的营收不过是订单增加而已,毫无质量可言,有些人开始兴奋500亿营收才不到500亿的市值,还是大V,苹果也好华为也好,消费者认的这些品牌,而苹果华为在不停考察并压榨这些供应商,这几年有多少有订单都不接,难道啥吗?营收都增加啦,为啥不学欧菲光500亿呢?
看什么呢?我一直吐槽这些公司的低毛利,更低的净利,欧菲光毛利常年12%+,今年Q3降至9%+,净利降至0.4%+,常年净利2%都不到,这是血汗工厂吗?哪怕500亿的营收,全年有10亿净利吗?支撑得起500亿市值?
干加工厂的真正双击不是营收增加,而是客户肯给你更高的毛利,经营管理成本控制得更好,机器设备效率更高带来的净利提高,没有这些变化,营收提升市值提升都是耍流氓;
沪电股份是2B产业链中毛利最高的,接近30%,深南和立讯精密都在20%+,都有一定的竞争力,这是2B的公司谈判议价,综合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指标;
多增加一个厂房,多增加一个生产线,营收增加了,其他指标不变,市值必减少;如果行业不景气,竞争对手出现,甲方压价采购,那就双杀了,真的没干过加工厂的不知道苦吧;
格力美的干家电的甚至干空调的,毛利30%+,净利13%+,到不了这个水平,别提竞争力;
充其量是个电子加工厂而已。
(作者:雪球江左lu郎1605)
免责声明:文中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对任何一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版权保护:著作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并注明出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76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