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勇英
别人问我的名字,我说:“勇英,勇敢的勇,英雄的英。”对方一听,多半会开玩笑地说:“勇英,这很像男孩子的名字。”我听了,微微一笑:“父亲为我取这个名字,就是希望我像男孩一样勇敢坚强,不畏困难。”
人生在世,哪里会一帆风顺?往往是顺境少困境多,一个人倘若没有勇敢坚强的精神,那就很容易被命运这个强大的对手打趴下。作为一个女人,我经历了唯一的儿子患淋巴癌夭折的惨痛,也经历了婚姻走到穷途末路的悲凉,倘若不是在关键时刻被这个“勇”字撑住,我怕自己也将深陷泥潭,前途暗淡。幸好,我的名字中有这个大写的“勇”字,它像一棵挺立不屈的大树撑起了我生命的天空。
于是,在“勇”的支撑下,我走出“利己”的小天地,走向“利他”的大天地,热心于公益,救人于急难。朋友说:你果然是一个勇敢的人,临困不惧,敢想敢为,不失为一个果敢的行动派!
然而,立身光有勇也不行。“勇”是好字,是面对困境的利器,但是只有“匹夫之勇”就不是好事。一个人倘若只有“匹夫之勇”,处处逞强好胜,傲慢无知,那不是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就是被人利用,或遭人排挤,难成大事。所以,一个人除了有“勇”,还要有“智”,懂进退才能保周全。所以,我觉得取“智勇”这个名字倒是好,智勇双全,方能平安度日。
读邵武作家马星辉的《李纲传》,读到李纲身为忠义之士,为人耿直、刚直不阿,却屡屡被奸臣陷害,被皇帝厌弃,竟至于六次被贬,心中感慨良多。一方面,心中有对李纲的同情,对主和派和宋朝皇帝的不满;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一个人刚直是好事,有操守值得嘉奖,但是,过于刚直则容易让自己身处险境,葬送前程乃至性命。有时稍微学点察言观色、以退为进,方能做到游刃有余,立于不败之地。
古人云:至刚易折,上善若水。这话说得很有智慧。为人处世,不可无傲骨,不可无脊梁,但是,只知道硬碰硬,常常会让自己很受伤。君子为人处世,有时当如至柔之水,或绕过障碍,或慢慢浸润。能柔者,方能刚;能退者,方能进。刚柔相济,方显英雄本色,成就自我。
我的一位朋友便是拥有大智慧之人。他遇事不急不躁,喜怒不形于色。在他看来,柔比刚更有韧性,智比勇更有力量。所以,他常常提醒我:做事争先,凭勇驰骋,这并非好事,你容易成为别人的靶子,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勇”是一把双刃剑,会成全你,也会害了你。
他的话说得很有道理,正是因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勇”无“谋”,才会被人嫉妒,遭人暗算。所以,在他的提醒之下,我会常常在逞强逞勇之时提醒自己:有勇有谋才是真正的智者。有勇,只能图一时之快;有谋,才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左宗棠有一句至理名言:“穷困潦倒之时,不被人欺;飞黄腾达之日,不被人嫉。”不被人欺,需要勇气;不被人嫉,则需要大胸怀、大境界、大智慧。
看看那些在秋天的田野成熟的向日葵,我们就会知道,适度的低头才会成就自己;看看那些奔流向前绕过阻碍的流水,我们就会明白,懂得迂回才能更好地前进。世上之物大多有自保的智慧,为人处世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所以,屈原和李纲的高风亮节、刚直不阿值得我们敬仰、学习,但是,倘若在他们的处事之道中再加上些许的柔,些许的迂回,也许,他们的处事智慧会使得他们能够避开奸臣的陷害,避免自己成为别人瞄准的靶子,从而更好地保全自己,成就大业。古人云:小不忍则乱大谋。我们行走在这坎坷的世间,哪能处处随心所欲,事事顺心如意?以智为帆,以勇为浆,我们的人生小船才能顺利驶过风口浪尖,安全抵达那风平浪静的港湾!
(作者供职于邵武一中)
来源:今日邵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67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