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舞台剧的呈现方式,让一个封闭的小镇成为人性的试验场,正是这部电影的最大魅力 @薛定谔的猹
《狗镇》是由拉斯·冯·提尔编剧、执导的悬疑影片,该片由妮可基德曼等人主演,于2003年上映。影片故事背景设定在美国1930年代,讲述了神秘的女子格蕾丝为了逃离追捕,从都市来到了封闭守旧的狗镇(Dogville)。作为让自己留下来的条件,格蕾丝开始帮助镇里的各家各户干起了活。而在这过程中,人性的阴暗面不断被放大,格蕾丝也迎来了噩梦般的经历....
单纯把这部电影定义为女主最终黑化复仇的爽片显然不足以道出这部电影的真正内涵。在这篇文章中,我会着重从电影舞台剧式的独特表现方式以及情节背后所隐藏的内涵及隐喻两个层面来表现这部电影的深刻内涵。
在文章的最后,我也会结合这部电影,谈谈如何更好的欣赏这类导演个人风格强烈的偏实验性质的电影。
01 舞台剧式的呈现方式,仿佛从上帝视角,审视着没有规则和法律约束下人性的异化
① 通过极简的布景方式,让观众聚焦于人物表演
电影从一开场,便呈现出了导演别具匠心的表现手法:以一个俯瞰的大全景作为开头,仿佛从上帝视角审视整个小镇。考虑到摄影棚的高度限制,导演透露自己用了150多个合成镜头,从俯瞰大全景一直推进画面,直至落幅在医生老汤姆及其儿子汤姆的家中。
汤姆是一位自视甚高的青年作家,一直孜孜不倦的试图向小镇居民"讲道"。随后,电影通过手持摄影,一路跟随汤姆离开家,在小镇中游走,邀请各个居民参加自己的“讲道会”,由此展现出小镇的整个环境和居民的众生相。
整个舞台的布景只有最基本的生活道具,每户人家没有门窗的界限,剩下的只有用白色油漆划分的方方格格,来区别这是条街或是个房子。扮演不同居民的演员们则通过无实物表演,展现了不同的劳作、生活场面展现其职业以及人物性格形象。
通过这种极简的舞台剧呈现方式,导演试图尽可能地在镜头中展现小镇全貌。同时排除道具布景的干扰,让观众专注于演员表演本身。而在拍摄手法上,导演同样将舞台剧与电影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强烈风格化的视觉呈现效果。
② 特殊的拍摄手法:用旁白、镜头调度、光线运动来交代环境和人物的变化
首先,电影通过画外音旁白的形式娓娓道来,像是神透过上帝视角客观冷静的来审视小镇当中发生的一切。在演员表象的表演背后,进一步阐述角色的潜意识心理,来戳穿人性的丑恶和虚伪。
其次,在这种舞台剧式的呈现模式下,空间的隔绝被打破。电影中不止一次的出现当格蕾丝被镇上的男人侵犯时,同在一个画面中的其他镇民缺少了障碍物的阻挡,却依旧对身边的罪恶视而不见。用一种近乎荒诞的方式表现出人性的冷漠。
另外,影片中经常采用大范围的镜头调度。在拍摄过程中,位于不同家庭的演员因为打破了空间上的隔阂,常常会同步进行表演,甚至有演员在花絮中表示,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拍到。
除了镜头外,影片中同样会对灯光进行大范围的调度。经常会跟随着人物移动同步追光,而失去了空间阻挡的光线,很容易就穿透了"建筑物"及人物,也象征着人的阴暗面无处遁形。 这种压抑的拍摄环境,更容易让演员融入角色和情绪之中。扮演汤姆的保罗·贝坦尼就在花絮中表示:“我在这里呆了四个月了,云层就在你头顶,但我什么都看不见”。
除了场景搭建以及画面呈现方式独具匠心外,导演拉斯·冯·提尔对于文本的处理同样进行了突破性的尝试。
02 突破了常规电影的叙事手法,用古典戏剧结构及隐喻的方式来展现主题。
① 古典戏剧的结构的呈现方式
电影全片采用了古典戏剧的结构呈现方式,分为续篇和九个章节。每个章节都严格遵循"三一律”,保持了时间地点和情节统一的基础上,用小镇居民对于女主格蕾丝的态度转变过程作为每一段情节的区分。而这种态度变化可以视作格蕾丝和镇民关于考验人性的一次博弈,而博弈的筹码便是镇民所认为收留格蕾丝的"代价。"而这种态度转变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开始,小镇居民尽管觉得格蕾丝来历不明,但收留她并不需要冒太大风险。因此,格蕾丝按照镇子里个户人家的要求,帮他们做一些简单的杂务,就能留在小镇,而且还能获得一定的报酬。
但随着镇民看到警察来镇子里,张贴了格蕾丝被当作通缉犯的画像之后,人性中的阴暗面开始暴露出来,正如狗露出獠牙一般。此时的镇民觉得此时的格蕾丝留在这里的风险变大了,必须要她付出更“昂贵”的代价。格蕾丝的活越来越多,还要遭受镇子里男人的骚扰女人的嫉妒。随着一次出逃被发现之后,格蕾丝被戴上了狗链,沦为了镇民的奴隶。
而在汤姆召集镇民开会,要求格蕾丝说出每个人人性中的丑恶一面,试图“教化“他们时,这帮镇民开始感到了不安。他们着急的要求汤姆找到之前追缉格蕾丝的人留下的字条,拨通上面的电话把格蕾丝送走。但却没想到这一举动,也最终给这个镇子带来了灭顶之灾。
电影除了通过古典戏剧结构来展现主题之外,同样也通过角色之间关于人性的探讨,对主题进行隐喻。
② 通过格蕾丝和不同立场角色之间对于人性的探讨,来隐喻电影主题。
在电影的最后,迎来了情节最大的转折点: 原来格蕾丝是黑帮老大的女儿。因为对权力使人的异化以及人性的阴暗面感到失望,所以选择逃离城市,来到狗镇,寻找她心目中所谓的的“理想国”。
狗镇里的居民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便是果农查克,相比格蕾丝,他是典型的对人性彻底失望并且破罐破摔的代表。
和格蕾丝一样,查克也是从城市里来到狗镇。所以当一开始所有镇民都接受格蕾丝的到来时,只有他仍然保持着排斥态度。正如他所说的”这个镇子已经从里面烂掉了”——他知道格蕾丝来的目的,也知道人性的丑恶。天下乌鸦一般黑,他明白格蕾丝心中所谓的理想国并不存在,在没有法律和规则约束的情况下,人类只会更加的没有底线。所以正是他第一个威胁要把格蕾丝交出去并且侵犯了她。
第二类人的代表便是汤姆。汤姆属于典型口是心非的虚伪卫道士 。他口口声声说爱着格蕾丝要帮助她,心里却只是想从她对自己的依附信任中获得满足感,甚至把格蕾丝当作献给镇民的礼物,用来教化他们的素材。可以说,格蕾丝一步步滑向深渊,正是汤姆在背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她觊觎格蕾丝却又自视甚高,耻于和镇子里的其他男人一样强迫她侵犯她,却又为格蕾丝拒绝自己而恼羞成怒。而最后,也正是为了保持他的所谓高尚形象,来继续他的"讲道",决定打通那个电话送走格蕾丝。
第三类人便是镇子里的其余镇民。他们可以视作群体无意识的乌合之众和恶的扩散体。
在这种贫穷封闭的环境下,他们没有法律和规则的意识。在格蕾丝刚来时表露出善意的是他们,后来伤害格蕾丝的也是他们,只是因为他们觉得留下格蕾丝的代价变得”昂贵”,并不觉得自己在作恶。在被镇民一次次伤害和欺骗后,格蕾丝开始对人性感到怀疑和失望。
而当电影最后,格蕾丝和父亲在车内关于人性的探讨,道出了全片的核心——关于"傲慢"的看法。
格蕾丝认为,镇民对她所行使的恶都是顺从人的本性。而父亲利用权力随意处置他人正是出于其本人的的”傲慢“。她对这种"傲慢“感到害怕,所以才选择逃离。
但父亲却认为,环境不是脱罪的理由。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格蕾丝却不给他们这样的机会。她觉得没有人可以取得和自己一样的道德水平,所以帮这些镇民脱罪。但这种原谅他人的理由却不可能用在格蕾丝自己身上,而她这种自以为是的上帝视角才叫真正的”傲慢“。
格蕾丝最终想通了,她对人性彻底的失望了,她终于意识到这个世界不存在她心中所谓的理想国。她向父亲寻求权力,既然无法改变人性,那就选择制裁。故事最终在镇子被毁灭,所有人被杀,只留下一条狗作为结点。
但我认为,这或许又陷入了另一个探讨。我不禁想起《了不起的盖茨比》开篇的那句话 :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 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如果说把格蕾丝作为狗镇的一员,放在那种法律、规则、民主都是奢侈品的封闭环境下成长,她能够做得比他们更好么?而她现在所拥有的站在道德制高点处置他人的权力又是从何而来呢?结合电影拍摄时正逢伊拉克战争期间,这或许也是本片导演留下的更深一层的思考。
03、以《狗镇》为例,从观众的角度谈谈如何更好的欣赏这类反常规的实验性电影
如果仅仅用常规商业电影的角度去看待这类"反常规"实验性质的电影,其实很难掌握导演隐藏在电影情节中的内涵,这样不仅会削弱我们对电影真正有价值内容的理解,同时无法领悟导演创作这部电影真正想要传递给我们的思想。
因此,我下面就会结合自身对电影的理解,谈谈如何从更深的角度去欣赏这种看似形式大于内容的反常规电影。
① 从导演的风格及创作背景入手,更深层次的去挖掘电影的内涵
导演拉斯冯特里尔擅长聚焦于人性的探讨和批判,个人风格大胆且激进,喜好借古讽今。而电影片尾,伴随着字幕出现的照片,来源于作家雅克布·霍德的书、纪录片《美国映像》。和《狗镇》的时代背景一样,同样展现了美国30年代中下层贫民的生活状态。导演曾公开表示自己对当时美国社会的批判态度。而这部03年创作的电影也是借由美国30年代的故事背景来讽刺其祖国丹麦协助美国参与伊拉克战争的事件。来传达这就是人性,这就是现实社会。
② 跳出简单的情绪波动及黑白对立,更立体的去了解导演所要表达的人性
对于这种实验性质的电影来说,单纯纠结于女主格蕾丝的遭遇本身以及善恶黑白二元对立并不是导演所想表达的核心意图。
可以说,在这部舞台剧式的电影当中,我们可以视狗镇为一个展现人性的舞台。而不管是格蕾丝,还是狗镇的居民,都可以视作用来展示人性的戏剧化的符号,作为矛盾冲突的载体而存在。至于人物的真实性和故事的合理性并不是最重要的。
③ 从更多技术角度去更深层次理解电影
单纯的从电影文本入手,显然无法完全读懂这类电影的魅力。在分析这类反常规实验性的电影是时,导演对于舞台布景的设置、镜头灯光的调度,以及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的目的和意义,同样也需要我们留心和关注,才能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电影的情节。
总结一下:
想要真正看懂《狗镇》这样的电影,不能仅仅从电影的故事内容或者用常规的商业电影的思路来分析。否则我们只会看到导演想让我们看到的画面,那么隐藏在电影中真正有价值的哲思与隐喻,往往就会被我们所忽略。
因此,今天这篇文章就介绍了一下我对《狗镇》这部电影的一些思考,在文章的最后,我也以这部电影为例,谈了如何更好的欣赏这样非常规的实验性电影的方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52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