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四所军医大学来来去去

四所军医大学来来去去


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不同的历史年代,建立过很多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医疗卫生学校,尤其建国以来的几所军医大学备受关注 ,今天我们就一起瞅瞅:

一、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 创建于1951年,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被批准为全国8所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2004年8月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下达的命令,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


  • 现有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生物医学工程),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预防医学),5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 拥有院士2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名,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6人,全国高校骨干教师7人,广东省教学名师2人,"长江学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何梁何利奖"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6人,博士生导师174名、硕士生导师419名,先后有13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南方医科大学虽然不是211或985,但实力非常强劲。2019年在云南理科最低录取分数598分,最高录取分数669;文科最低611分,最高636分。

二、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创建于1949年,时称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1950年改称上海军医大学,1951年7月正式定名为第二军医大学。
  • 学校有两院院士6名,院士后备人选6名,国家级创新团队8支,“973”首席科学家7名、国家“千人计划”1名,“何梁何利奖”7名、“长江学者”9名、国家“杰青”25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名、“求是杰出实用工程奖”7名、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15名。
  • 学校承担国家“863”、“973”等重点项目140多项,各类课题3200余项,经费总额13.9亿元。学校先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2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成果600余项。


2017年6月,因军队改革,学校由军委训练管理部转隶海军,并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对外保留第二军医大学校名。9月,入围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是国家“211工程”、军队“2110工程”和原总后勤部“53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军队研究生培养重点建设院校,是军队3所设置研究生院的单位之一,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首批开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外军医学留学生培养基地。在沪附属医院有上海长海医院、上海长征医院、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

☆☆☆第二军医大学在提前批次以军事院校录取,一旦考上,就取得军籍。

三、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 学校于1954年由原第六、第七军医大学合并而成,第六军医大学前身系第四野战军医科学校和原国立中正医学院,第七军医大学前身为第二野战军医科大学,1975年更名为第三军医大学,2017年更名为陆军军医大学,并对外保留第三军医大学校名。陆军军医大学以第三军医大学为基础,整合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西部战区陆军乌鲁木齐综合训练基地军医训练大队和西藏军区第8医院,形成重庆、石家庄、呼图壁、日喀则四地办学格局,校本部定在重庆。
  • 学校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850余名,其中两院院士4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4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名,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7名,国家杰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千人计划”获得者16名,博士生导师277名、硕士生导师376名,教育部和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8个。


  • 学校拥有7个博士后流动站,博士授权一级学科9个、博士授权点70个,硕士点7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7个。形成了军事医学特色鲜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军事预防医学实力雄厚,生物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相互支撑的学位授权学科体系。 第三军医大学是全国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单位、首批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在提前批次以军事院校录取,一旦考上,就取得军籍。

四、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1941年,八路军晋西北军区卫生学校创建;1948年11月,进驻西安,先后更名为西北军区人民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学院;1952年10月,奉中央军委命令,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原第五军医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1954年,原第四军医大学和原第五军医大学合并组建为第四军医大学。1959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首批重点大学;2017年,因中国军队改革,转隶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并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并对外保留第四军医大学校名。2017年9月,入围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 学校有国家重点学科15个,其中基础医学被认定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另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2个,全军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4个,博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11个,硕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12个,覆盖65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77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设有10个博士后流动站。


  • 学校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工程院院士3名,"973"首席科学家7名,"长江学者"22名,博士生导师433名,硕士生导师572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8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名。还聘请了周光召、杨振宁等30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

☆☆☆第四军医大学在提前批次以军事院校录取,一般都要超过一本线几十分,考生需要严格的政治审查。

如果对您有帮助,请点击头像关注我;同时,欢迎点赞、转发,你的举手之劳会帮助更多的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4284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