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少年时、小多传媒创始人杨鸣镝
大家好!我是杨鸣镝,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创造环境比培养技能更重要。
我们前面讲要“统一”几个认识,一个认识就是说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不是逼着来的,他是自己玩着来了,有时是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
第二个认识就是说,还是要有一个目标,但要跟孩子一起设定,有了以后就要全身心坚持下去,克服困难。帮助孩子找到一件事情的意义感,更长久的享受这个事情。
第三个认识就是创造一个环境,比专门去培养那些技能更重要。什么叫创造一个环境呢?你培养技能,他只是学会一个技能;但是你创造一个环境,他会获得一些教育中更看重的品质。
下棋本身是比较个人的活动,小孩其实也许会感到比较孤独,内向的小孩,有的人甚至说根本不应该从事下棋这个活动。
我们老大天生就比较害羞,所以他小的时候,爸爸比较注重带他参加团体体育方面的锻炼,从小就带他去踢足球,最开始踢球的时候,他都是要爸爸拉着手,才能走到场地中间,才能开始。他不像是很多小孩一开始就往球场上跑,混的很熟的那种。
当时很少有亚裔的父母去参加体育的公益活动,爸爸为了让小孩踢足球,又看到很少有亚裔的父母出头露面去做这件事,他就自告奋勇做了足球教练,一共业余当志愿者做了三年,当时在我们那一片是唯一一个亚裔教练。
后来我们老大踢球一直踢了8年,包括5年的travel team,其实挺不容易的,坚持了这么长时间,可以想象从一个害羞的孩子,到一个到处参加比赛的球队队员。
老大下棋的时候没有什么同伴,比较孤独,恨不得就是打遍长岛无敌手,我们后来发现这种没有同伴一起下棋的环境对他的发展是有局限的。
所以到了弟弟开始学棋的时候,我先生就发动组织了很多其他棋童一起学习,组织了一个长岛地区的俱乐部64 Squares Academy,已经办了六七年,现在成为长岛地区象棋高手的一个聚集地,俱乐部的教练就是哥儿俩的教练,一个白俄罗斯的特级国际象棋大师,孩子们一旦聚集起来,有了人气儿,他们的兴致就更高了。
我们老二最终能下得比哥哥好,原因之一也是因为有这么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
有句话是说,天才都是结伴而行的,的确没错。
本文作者:杨鸣镝
少年时、小多传媒创始人,国际化素质教育先行者,旅美媒体人。网易有道乐读专家顾问、爱阅童书100终评委员会专家。美国非盈利机构CHESSanity.org主席。
杨鸣镝系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新闻学硕士,曾任职于BBC、台湾报系《世界日报》、香港报系《明报》,并在纽约参与创办海外第一大中文媒体。后投身出版和教育,来往于中美之间,融通中西理念,对当代青少年教育具有前瞻性思考和实践。培育两个孩子,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九个培养出两个国际象棋国家大师的家庭。
她出生于外交之家。母亲王弄笙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公派留学人员,早年留学英国,曾和钱钟书等优秀的外语人才一起聚集中央编译局工作,成为资深翻译家,并曾任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李先念和美国前总统老布什的口译翻译。后任外交部翻译室主任,九十年代初成为中国派驻大洋洲国家的第一位女大使。2019年11月,被授予中国翻译界最高荣誉奖项“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喜欢就请点点关注~小编给各位读者比心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42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