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去北京逛大街,体验老北京都看些啥?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慢慢品味

去北京逛大街,体验老北京都看些啥?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慢慢品味

老北京,是古都北京的俗称。元、明、清三朝都在此建都,因此,在北京市以紫禁城(即现故宫博物院)为中心的古都,就是通常所说的老北京。

自从明朝在元大都故城遗址上新建了都城以后,北京古都就一直沿用至清朝,清朝没有对都城进行过很大的布局改变,仅仅有过局部修缮改造。因此,我们现在去北京游玩,仍然可以依照明清故城的轮廓,去品味老北京城的味道,感受那段历史。

北京城

明、清北京城呈“凸”字形。外城拱卫着内城,内城包围着皇城,皇城又包围着紫禁城。

紫禁城是皇帝及其后宫的住所;皇城则是为皇帝及其后宫提供日常生活服务的场所;内城是八旗王府、政府部门、八旗驻军、粮仓的场所,一般只允许满人居住;外城则是工厂、驻军、汉人居所。

明、清朝北京城

北京城门

紫禁城东、南、西、北各开一门,共四门:东华门、午门、西华门、神武门。每晚闭门之后,里面只有几名御前侍卫保护皇帝。

皇城也是东、南、西、北各开一门,共四门:东安门、天安门、西安门、地安门。由穿黄马褂的大内侍卫把守。

内城东、西、北各开两门,南开三门,共九门:东直门、朝阳门、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阜成门、西直门、德胜门、安定门。由九门提督统领禁军守卫。除了禁军外,内城还分区驻扎着“驻京八旗”精锐部队。

东直门多走木料运车,朝阳门多走漕粮运车,崇文门多走酒车,正阳门是皇帝专用门,宣武门多走囚车,阜成门多走煤车,西直门多走水车,德胜门多走兵车,安定门则是军队出城之门。

外城东、西及其北角各开一门,南开三门,共七门:东便门、广渠门、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广安门、西便门。

北京城门

皇家祭坛

皇家祭坛是皇家文化的一部分。是古代皇帝举行祭祀大典的地方,一般是土、石筑成的高台,而北京的皇家祭坛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建造精美。位于七处地方,共九坛: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含天坛、祈谷坛)、先蚕坛、社稷坛、先农坛(含先农坛、太岁坛)。

皇家祭坛

皇家每年祭祀是有一套礼制的。

每年春分就去日坛祭祀太阳,感谢它白天给人们带来阳光;每年夏至就去地坛祭祀大地,感谢大地;每年秋分就去月坛祭祀月辰,感谢它夜晚给人们带来的光明;每年冬至就去天坛祭祀上天,向上天汇报。

祭祀图(逆时针)

地坛(地方,色黄)

天坛(天圆,色白)

每年三月巳日去先蚕坛祭祀嫘祖,感谢她教会后人养蚕制丝;每年农历的二月和八月第一天以及特殊日子,对着社稷坛中由各地进贡来的五色土,祭祀社神土地、稷神五谷;每年二月亥日去先农坛的一亩三分地扶犁亲耕,祭祀先农;每年岁末去先农坛的太岁坛,祭祀太岁,以求四季和顺;每年正月辛日去祈谷坛祭祀上天,以求丰收。

祈谷坛

皇家庙宇

皇家庙宇是皇家供奉祖先的场所。共有八庙:太庙、传心殿、奉先殿、寿皇殿、历代帝王庙、文庙、雍和宫、堂子。

皇家八庙

太庙:祭奠祖先的家庙,不仅仅是皇帝及皇后,包括对社稷有非常大贡献的功臣也有配享太庙的。

太庙

传心殿:是皇帝在举行经筵之前,行祭告礼的地方。每年二月至五月、八月至冬至,皇宫会举行研经论史的大会,由学识渊博的大臣轮流开讲,皇帝在一旁听学以借鉴治国。

奉先殿:供奉祖先的家庙,与太庙不同,仅仅供奉皇帝及皇后。

寿皇殿:分隔间供奉着自康熙帝起始的清朝历代皇帝肖像。

寿皇殿


历代帝王庙:祭祀中华三皇五帝、历代帝王和文臣武将的皇家庙宇,供奉帝王188位。是我国统一发展进程连绵不断的历史见证。

历代帝王庙

文庙:供奉祭祀孔子之地。

文庙

雍和宫:1744年,乾隆改雍和宫为藏传佛教寺庙,是清政府掌管全国藏传佛教事务的中心。

雍和宫

堂子:满洲神庙,供奉入关前清帝遗物的地方。

萨满舞

驻京八旗

清朝京师将的内城和外城,均有八旗军驻守,这些军队必须皇帝授命才能调动。其中上三旗为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八旗按照划分好的区域划地分守。

驻京八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2008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