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好日子到头了!Steam国区低价或不长久

好日子到头了!Steam国区低价或不长久

随着《生化危机3:重制版》在索尼“State of play”上公布,各大平台陆续开放了游戏的预售。

就在上周,Steam也开放了《生化危机3:重制版》的预售,不少粉丝在第一时间预购了游戏。

此次《生化危机3:重制版》国区定价人民币414元,与国际版的60美元持平。

于是很多习惯了Steam国区低价位的玩家开始有点不适应了,纷纷表示价格过高。

更有甚者直接表示价格劝退,考虑盗版。

按照行业惯例,60美元是一道分水岭,大部分3A游戏的定价都是等于或高于此价位的。

卡普空经过《生化危机2:重制版》的成功信心大增,再加上这两部重制版的体量确实也够得上3A标准,因此60美元的定价毫无问题。


那么问题在哪呢?

首先,国区作为传统的低价区一直以来游戏定价都较低,普通3A游戏的价格一般都在200元左右,独立游戏和小游戏往往不到40元。

长期以来,玩家都享受着国区的低价福利,也因此逐渐培养起了正版意识,愿意为厂商的劳动付出票子。

但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突然的“原价”游戏必然会引起玩家的不适和反弹。

2年前,人气游戏《尼尔:机械纪元》就曾经玩过一次骚操作。发行商SE在游戏解锁国区不久,突然把价格由原来的199元提高到412元,即60美元这个国际价位。

一时间国区群情激愤,大片大片的红色差评占据了评论区,所有购买者都在发泄对SE的不满。

当然,不同于卡普空的事先明码标价,SE时候突然涨价的行为确实恶劣,但也说明国区玩家一时间还不是那么容易接受国际标准价格。


其次,作为一个商业鬼才,G胖深刻的洞察到人性中最脆弱的部分。Steam不仅有固定的促销活动,隔三岔五还有力度颇大的打折。

通过各种各样的优惠手段,Steam成功把自己塑造成了一款“理财软件”,培养出了用户“等打折”的消费习惯。

这样就进一步拉低了玩家购买游戏时的心理预期价,如果一款商品有几率以半价出售,为什么还要用原价买进呢?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中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民收入远不及发达国家的水平。

以目前国区玩家的娱乐支出,游戏近乎翻倍的价格上涨,是非常难以接受的。

在个人收入还没有与国际接轨的时候,强行让游戏售价与国际接轨,只可谓不智,毕竟娱乐不是生活必需品。


既然有如此多的理由让国区玩家无法接受国际价位,为什么游戏厂商还是要选择用国际标准定价国区游戏呢?

因为市场成熟了。

除了中国大陆,俄罗斯同样也是Steam的低价区。其共同点之一是当地游戏市场长期受到盗版侵蚀,玩家版权意识不强,正版游戏难以进入市场。

在这种背景下,厂商直接以国际价格突击当地市场,无疑是自杀(许多厂商真这么做过)。

因此Steam设置了低价区,试图用低廉的价格、完善的服务打开市场大门,吸引最初的用户。

事实证明此举非常有效,以国区为例,短短数年间Steam就拥有了庞大的用户群,玩家们的正版意识也在飞速成长,市场逐渐趋于成熟。

更令G胖欣喜若狂的是,2017年《绝地求生》的横空出世让用户数产生了爆炸性增长。

在中国各地的网吧里坐满了吃鸡玩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过去从没购买过正版游戏,也没有接触过类似的游戏平台,但《绝地求生》成功的将他们转变成了Steam的潜在用户。

在这种大背景下,游戏厂商将现在视为“让国区与国际在价格上接轨”的良好时机也不失为正确的考量。


另一方面,经过Steam多年的经营和从更早之前各厂商的文化输出,中国玩家中早就出现了一批死忠粉。这批玩家对各厂商有极高的忠诚度,在消费观上也更重视游戏的支出,属于典型的优质用户。

以卡普空为例,在盗版游戏横行的年代,许多年幼的中国玩家就在昏暗的游戏室里玩起了《生化危机》、《洛克人》和《街头霸王》。

当他们成长起来拥有更大的财力后,通过正版平台购买卡普空的游戏“补票”就成了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因此游戏厂商经过前期的薄利多销打开市场后,开始逐渐转变策略,在优质用户身上追求个体销量的利润。

讽刺的是,同样因为《绝地求生》,该游戏的“凉凉”让平台和厂商看到了国区用户的增长瓶颈——从宏观角度更能感受到其热度的退却。

在下一个现象级游戏到来之前,国区用户数恐怕不会再有大规模的增长,反而会因为部分视Steam为“吃鸡启动器”的用户退坑产生一定程度的流失。

所以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会有越来越多的游戏厂商按照国际标准给自己的游戏定价,国区玩家的阵痛才刚刚开始。

新品头条,网罗全球新品资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0384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