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生存难、增长难、创新难、2020我们如何向前?

生存难、增长难、创新难、2020我们如何向前?


当下复杂的外部环境,有机遇也有挑战。

企业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声誉,讲好品牌的故事?


新时代,各种新技术、新产业层出不穷。

如何转变我们的思维,把握好未来的方向?


没有创新100%死亡,创新是99%死亡,不创新就一定死。

如何用创新在危机中找到一线生存之路?

......


12月7日-8日,新场学院“中国首个跨界创新精英特训营”十二月创新大课在北京798正式揭幕,中国公关界先导郑砚农、国内无人驾驶头部企业驭势科技CEO吴甘沙、博厚资本创始人周剑振、合众汽车副总裁兼设计中心总经理常冰、微展世创始人钟鸣等业内顶级师资与新场学员们展开了为期两日的深度研讨。


声誉为王


中国公共关系领域的先导和开创者郑砚农老师从品牌赋能讲起,他认为品牌赋能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管理好企业的声誉?如何做好企业的品牌传播?

从2000年到2019年,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榜单上的数量已经从11个增加到129个,但是在世界百强品牌榜单上,到目前为止只有一个企业就是华为,排在74名。我们觉得我们有129个世界500强,但是品牌影响力到现在还不大,郑老师认为这是我们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而能够排在品牌价值百强榜上的企业是依据评价标准算出来的,这个评价标准其中有一条我们是很欠缺的,就是:你能不能引领时代,为人类社会创造引领性的东西。例如苹果创造了触摸屏智能手机,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中国需要诞生这样引领性的企业更多些。


连续4年冬季达沃斯论坛,它的主议题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而在2019年的时候在基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条件下,提出了全球化4.0,谈到了全球化4.0最重要的价值——信任。

而我们今天在讲声誉讲品牌的时候,难道信任不是最基础、最核心的东西吗?

伊索寓言里面一个故事说的,说太阳和风在天上说谁的本领大,你们比比看看谁把路上的行人让他把上衣脱掉,风就开始大力的吹,吹的越大行走就把衣服裹的越紧,太阳就慢慢的温暖的照射行人,行人就一边走一半脱,主动的脱,这是公共关系的体验内涵。


最后郑老师谆谆告诫:如果我们不传播,我们就会被传播。如果我们不能用品牌影响别人,就会被别人的品牌所影响。


中国的无人驾驶解决了,世界的无人驾驶不再是问题


2019年是5G商用元年,5G就这么铺天盖地的来了,5G时代无人驾驶会有怎样的突破和进展?


作为中国无人驾驶领域佼佼者的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和CEO,吴甘沙老师先从做无人驾驶应该秉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观谈起,他认为,对于新物种要用一种全新的思维重新设计每一个功能,每一个部件,但同时,还要认识到即使它是一个新物种,但是它还是一辆车,所以你无法完全切割跟旧世界的关系,你还要有敬畏之心。

在吴老师看来,无人驾驶是一个横跨了汽车出行、物流、商业、智慧城市多个万亿美金的庞大产业。


未来汽车的交通属性会成为“隐性属性”,空间属性成为“显性属性”。本质上每一辆无人驾驶汽车都是商业的房地产,可以变成很多商业场景。它可以是无人移动的办公空间,可以是一个移动的高档餐厅等等,而且这个空间在动与不动之间可以切换,比如说我开到这么湖光山色的地方,我就安营扎寨了,车的底盘开走了,去运其他的空间去了,我在里面待上一晚,古代有一句诗叫“停车坐爱枫林晚”,就是这种场景。

未来你可以把无人驾驶的鞋店叫到你家门口来,上车试鞋,合适就买,可以让一个鞋店动起来,同样超市也可以动起来,你在奥森跑步的时候有一个无人驾驶的冷饮机跟着跑,如果你在外面玩的时候突然内急了,一个无人驾驶的厕所开过来,这些都是无人驾驶。


鉴于目前中国的无人驾驶公司技术上的先进性,并且中国又拥有海量丰富的应用场景,永远有见所未见的各种情境,所以中国企业的探索会创造非常宝贵的价值。


产业要掌握自身的金融命运


中国产业金融第一人、博厚资本创始人周剑振老师首先与大家分享了如何理解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新时代,新在何处?


他认为新时代的本质是“后工业化”遇到了“万物互联”。后工业化是一个老问题,北美西欧日韩都经历过,但万物互联却是中国的新机会,以前他们没有这个机会。所以中国是两个变量叠加在一起,这是中国的机会。

随后周老师结合欧美产业巨头如GE、卡特彼勒、戴姆勒等经历过的“后工业化”转型案例,分析中国企业的转型密码。


他特别强调了思维方式的转变,产能过剩意味着我们从“稀缺社会”进入了“富足社会”,对应着两种根本不同的思维体系。稀缺思维(或者贫穷思维)带来的是低价格,富足思维带来的是高价值。苹果就是基于富足思维来构建的生态系统。

他认为一切产业都会走向服务业。机床会变成精加工服务,工程机械会变成机械建设服务业,食品行业会变成食品服务,这是服务转型。


他主张产业必须要懂金融,必须掌握自身金融的命运。用服务业务对冲经济周期,用金融带动服务业。工业服务没有产业金融根本做不起来,服务一定要先卖,一定是通过整个生命周期来卖,从产品的研发阶段就决定服务怎么做。


汽车设计师的一百年


新场的创新大课,从10月的哲学课开到12月的美学课,此次邀请到红旗阅兵车的总设计师常冰老师,跟大家分享汽车设计相关的话题。

什么是设计?汽车设计师这个行业里,我们所说的设计到底是什么意思?常冰老师从这些基本问题入手,通过上百张的车型图片,给学员们逐一展开了汽车设计百年大历史的画卷,什么是丑?什么是美?为什么是美?为什么是丑?

这一百年里汽车设计师干的活就是用色和形这两种工具做修饰和美化,这跟我们最初谈的设计的宏大理想离得稍微有点远,换言之我们用造型这个词挺贴切的。


常冰还提到了近两年大火的——颜值即正义。汽车的颜值,我们通俗地讲汽车好不好看,就是由汽车设计师来定的。这里面有一个误会,大家容易觉得汽车设计师只是给一台车化妆打扮一下,实际上不是这样,设计是解决问题的。


当这个产品有了某种不足,有了某种缺憾的时候,需要设计以他的专业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才是真正设计的意义。


We Shape the World


作为国内数字可视化行业的顶级企业,微展世(北京)数字科技创始人兼CEO钟鸣带来了“引入数字化带来变革性的用户体验”分享。

微展世秉承“信息即未来”的理念,通过领先全球的信息化技术,致力于让企业信息的获取体验更直接、获取方式更准确、处理速度更快捷。


钟老师通过展示他们在产品可视化、过程可视化和数字双胞胎方面的大量案例,来帮助学员们理解变革性的用户体验如何发生。

他特别讲到:在中国的制造过程里面我们认为现场必然是复杂的,而我们的计划执行并没有欧洲那么好,所以我们觉得如果照搬SAP,我们拿过来不一定水土就服,所以我们想用中国人处理制造和信息的方式来解读生产制造过程里面信息的流转问题,这是我们一直想去做的一个事情。

通过我们数字的解构,能够把原来我们必须在线下,必须基于某一个地区或者位置去提供的东西,能不能把这些东西数字化搬到线上,把这个服务商品化,变成一个可以在线上让更多人体验或者舒适区可以去使用的一项服务。

未来什么重要?就是看谁获取信息第一手数据,谁掌握信息,谁跟用户交流好,谁跟内部团队、设计团队一切的信息流转得最好,可能能把握这个需求,我们就认为信息就是未来,我们要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做好用户体验这个事情特别是信息化、可视化的展示,对用户的理解和公平的得到这个信息来讲,我觉得是最好的一个办法。


新场学员与老师交流


本次课程给大家带来的满满都是干货,老师们的观点和思想带来的震撼,让大家激动不已、回味无穷,从企业声誉管理,到产业服务化转型,还有无人驾驶、汽车设计以及数字可视化,更重要的是大家能够学习到一种面向未来趋势的新思维,尤其是在困难时期,更需要转变我们的思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9955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