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几天,难熬的2019年就将过去了。而2020年新的一年会如何呢,有憧憬,但也同时充满忐忑。
这一年,对于专注大件的德邦快递而言,是比较低调的,其没有像其他快递企业那样到处开疆扩土;同时也是艰难的,从以前一眼望去没对手,到现在全是对手……但其掌门人崔维星没有退缩,依旧执着,等待着厚积薄发。
崔维星的目标:左手快递,右手快运
众所周知,当下快递业的竞争已经异常激烈,各大企业们纷纷使出看家本领提升市场占有率,抢占客户资源。德邦作为这一领域的后来者,虽暂时没有居上,但也不妨碍前进的步伐。崔维星的目标就是奔着一线!
作为零担快运“一哥”,德邦快运业务依旧保持既有优势持续发力,业绩也十分可观。对于着重聚焦快递领域,今年5月,崔维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明确表示:快递有规模效应,有竞争壁垒,是一个大输大赢的行业,德邦快递现在还有机会,和一线的差距也越来越小,尽管单量跟其他一线快递企业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德邦快递肯定要做一线,不做一线就没有活路。
这也正是崔维星瞄准的目标。尽管在转型后的2019年前三个季度德邦快递的业绩都不太理想,呈现下滑的态势:2019年三季报数据显示,德邦股份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12亿元,同比下降75.7%。现金流方面,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0.29亿元,同比下降102.3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91亿元,同比下降129.25%;毛利润为17.41亿元,同比下降23.62%;毛利率为9.44%,同比下降4.76个百分点。
交出这样的成绩单,也让很多人都开始怀疑崔维星的转型之路——2018年7月,德邦物流正式更名为德邦快递,开始向大件快递转型。但看似突然的战略变革并非崔维星一时心血来潮。为了这一刻,德邦快递已经与麦肯锡公司共同潜心研究了3年。此次战略变革,是出自崔维星对中国快递市场的深刻洞察及对快递行业走向的精准判断。
因为,其快递业务一直保持着较为高速的增长:2018年快递业务营收已超越快运业务,2019年上半年,德邦快递业务营业收入为66.77亿元,同比增长49.86%,高于行业23.70%的平均增速;上半年德邦快递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已提升至56.14%。
崔维星的判断是,德邦在大件快递市场是具有先发优势,其深耕零担运输多年,通过在网络布局、市场渠道、服务体验、精益管理和运营模式等方面的持续投入,在重货运输方面形成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与之匹配的物流网络及信息系统。同时针对大件快递的配送特性,德邦在收转运派各环节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崔维星的奔波:积极寻找新的赢利点
今年初,崔维星在《致股东的一封信》中就已经预估到了转型对收入的影响,他表示:尽管短期对收入及服务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均衡健康的业务结构也必将在未来为公司带来更为持续、稳定的增长。
前三季度的财报出炉也确实证明了业绩受到了转型的影响,对此崔维星也在积极地寻找赢利点,因为今年是德邦快递自新求变的一年。
这一年,在崔维星的带领下德邦快递开始尝试推出更多定制化服务产品,如前不久,德邦快递香梨运输方案发布,即就新疆香果运输特有的痛点发布的专业化解决方案,提出将在破损、时效、成本等多方面助力新疆香果运输,推动新疆鲜果“走出去”,新鲜、及时送达全国其他地区人民餐桌。再如在与索菲亚家具的合作中,德邦快递深度嵌入了索菲亚家居生产到安装的全链路物流快递,上游原材料供应商、配件加工商、终端送装一体等全流程均有德邦快递的身影。此外,德邦快递在海鲜、珠宝、樱桃、家电、服装、家居等运输领域也发布了相关解决方案,这些都是崔维星在努力扩展市场而做的努力。
在巨大业绩压力下,说崔维星不着急,那肯定是假的,因为业绩状况直接影响着上市公司的股票动态、市值等,也直接关乎着每一个投资人的钱袋子,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崔维星的底气:与员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江湖义气
尽管2019年前三季度业绩在下滑,利润被稀释,但崔维星也从来就没有亏待过自己员工。关于快递员等一线员工福利待遇的提升,崔维星毫不吝啬。因为做零担快运起家,深知一线人员的苦,崔维星身上似乎多了一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江湖义气。
这也或许正是其坚决转型、坚持目标的底气。因为在崔维星看来,德邦历次转型之所以都能成功,也源于其特色的企业文化,及在这种文化之下培养起来的一支勤恳能干的员工队伍。
在员工福利上,为了激励快递员做好大件快递服务,崔维星对优秀快递员的奖励也是其他同行无出其右的。据悉,截至今年6月30日,共有1765对新人在海外举行了集体婚礼;全德邦约8万人享受到亲情1+1福利。为表彰客户最满意的五星级快递员,去年3月,德邦设立了“快递员金星勋章奖”,82名快递员获得了价值10万元的金砖。今年,获奖快递员人数增加到234人。当然,想要拿到这10万金砖,快递员需要在服务和业务上都达到五星标准,包括连续12个月绩效考核都能达到德邦快递五星级标准的快递员,其考核指标包括零投诉、时效快、运费合理,包装合格等。为了充分调动快递员积极性,4月,崔维星进一步扩大奖励范围,在原有金星快递员基础上,增加“银星快递员”和“铜星快递员”,金砖激励总额度超过3500万。
今年8月发生了一起“15万包裹被销毁”的事件,也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但德邦快递在接到投诉后也是第一时间给予回应。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涉事快递员,德邦快递没有第一时间责难,而是明确表示:“德邦快递属于直营管理模式,快递员即代表公司,快递员操作的过错,亦是公司的责任。”主动担责,主动赔偿,这很符合崔维星的一贯性格。
9月8日,2019德邦大件快递小哥集体婚礼邮轮启航仪式在广州举行。仪式上,崔维星说:“我一直想着提高我们快递员的收入,提高我们快递员的各种福利,也做了一些。未来(福利政策)还会有新的变化,也会实现我的想法,就是让我们的快递员能够真正地生活越来越好,社会地位越来越高。”
这一些列的操作,崔维星就是让快递员的付出和服务能够收获较高的回报,这极大提高了员工服务升级的积极性、职业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同时也提升了德邦快递的市场竞争力,让德邦快递一步步实现“让天下没有难送的快递”这一愿景。
崔维星的勇气:面对挑战,敢于改变
曾经的零担快运“一哥”转型聚焦快递,从以前一眼望去没对手,到现在全是对手,崔维星带领着德邦快递转型是需要勇气的。业绩下滑带来的质疑并没有让崔维星牺牲服务去拓展市场,反而大力提升服务,保障客户消费体验。
比如,在收派方面,德邦快递作为业内首个推出大件快递标准化产品的企业,率先承诺上至60公斤免费送货上楼,有效解决了客户的痛点。为此,崔维星加大了末端收派上的投入,截至2019年上半年末,德邦四轮车占比47%,提升了大件快递的收派能力;同时,为提升大件快递送件能力,解决送货上楼难的问题,崔维星为一线快递员配备了爬楼机,既能相对省力的将重物搬运上楼,又能保证物品的完整及安全,同时提高了快递员的效率和用户体验。
此外,德邦也积极通过优化组织管理等措施为大件快递发展赋能。以绩效考核为例,德邦快递针对大件快递以重量而非数量作为末端快递员考核标准,激发了末端快递员的工作积极性。2019年上半年,公司快递员在职收派效率提升明显,较2018年同期增长35%。
在中转方面,崔维星同其他大佬们一样,都希望通过技术赋能,以打造满足大件快递中转需求的中转场分拣系统。截至2019年上半年末,德邦在全国共有快递中转场103个,为提高中转场承载能力和营运效率,德邦研发了行业内首个快递快运融合的多层立体分拣系统。通过“钢平台架高”和“即卸即装”两大核心举措,实现多层立体布局,上层操作可上分拣的小件,下层操作零担大件,有效提升场内流通效率和场地承载能力。
这一系列布局都是为了让客户体验有增无减,因为崔维星深知作为一家上市企业,市场认可有多重要。
崔维星的淡定:坦然面对人事变动
最后来说说今年德邦快递的人事变动。在德邦发布的上半年财报中,人事变动这一项相较于其他上市快递企业而言,是比较大的,而且不是少都是元老级别的人物。
3月,德邦快递董事兼副总经理黄华波辞去副总经理职位(5月也辞去了董事职位)、另一个董事兼副总经理韩永彦辞去公司董事及副总经理职务。随后的4月,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单剑林也离任。韩永彦在德邦近13年,历任成都德邦物流有限公司区域经理、德邦物流营运分析中心总经理、快递业务管理部高级总监,并于2014年9月担任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后为德邦快递轮值CEO。11月初,有媒体曝出韩永彦已加盟菜鸟网络,成为杭州菜鸟橙运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菜鸟网络为该公司的唯一控股股东。单剑林也是从2009年开始就在德邦财务部门的负责人。
这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高层人事频繁变动肯定会影响到团队的稳定性,甚至还会引起投资者的质疑,以及引发市场的各种猜测。因为,这样的变动是难以给投资者或市场一个稳定预期的。
对此,崔维星这样回应:“离职每个行业都有,离职到底是好还是坏?我现在还没觉得离职不好。离职是一把双刃剑,对公司来讲短期内肯定是不好的,从长期来说我没觉得不好。这些人离开公司有可能为我们带来很多机会。我有一句话要说,不管用德邦的人还是别的人,不要太心急,要给他们学习的时间。”
此外,崔维星也在主动放权,并强调自己只担任董事长一职,是因为要和CEO有一个分工,CEO要把公司内部的工作做得更深、更透、更彻底,自己则要发现外面的一些机会,或者去学习。在崔维星看来,要有人管内有人管外,因为德邦快递不仅要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因此产生1+1>2的效果。
……
2019年,对于很对企业而言都不好过,经济下行,叠加自身问题,这一年对不少物流企业可谓流年不利:倒闭、停运、摘牌、破产、被卖……如今就算再不好过,也快过了。
这一年,对德邦快递而言,也比较艰难,面临人事变动、业绩下滑、转型阵痛等各种压力,崔老板也在这过程中备受质疑。可以说,在7家上市快递企业中,他的日子应该是最难熬的。但要改变、转型、涅槃,哪一个不难熬,哪一个不痛苦,只是看创始人自己想不想紧随时代潮流转变思路,谋求变化。
当熬过了这段时间,回过头来,或许会发现,崔维星的2019,给未来做足了铺垫!正如,前段时间的热播剧《在远方》,其以主人公姚远(有不少网友认为姚远的原型正是崔维星)等人的创业历程为故事主线,展现近20年来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变迁。编剧申捷这样说:“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特别难写的。为什么难写?是因为我们正在经历,它让我们眼花缭乱,它没有经过沉淀”。
崔维星或许也在沉淀。2020年,是一个什么样的德邦快递,我们等着崔维星给出答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99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