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北京市近三成养老机构已内设医疗专区或引入医疗机构分支

北京市近三成养老机构已内设医疗专区或引入医疗机构分支

北京商报讯(记者蒋梦惟 实习记者 杨卉)12月25日,北京商报记者从2019年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截至目前,在北京市526家投入运营的养老机构中,有143家内设医疗机构或引入了医疗机构分支,286家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机构签订书面协议。全市共7家单位入选全国医养结合典型案例,5 家单位被评为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全国示范单位。

北京市老龄办常务副主任王小娥介绍,今年以来北京市东城区打造了“一中一西、一南一北”两个养老精品特色驿站,成立医养结合“三个中心”。昌平区2019年新增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 3 家,50家村卫生室纳入医保管理。平谷区探索建立了四级医养联动体系和六种医养联动模式,并列入全国医养结合典型案例。

王小娥表示,截至目前,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357.6万份,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127.9万人。老年人家庭签约189万人,上门服务13.5万人次。本市完成了包括老年人在内的重点人群流感疫苗和老年肺炎球菌疫苗免费接种150万人次。城六区开展的脑健康筛查试点共覆盖9.6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

据悉,2020年,北京市将进一步推动老年健康服务精准落地。“我们将深化医养签约合作,合理规划设置有关机构,如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服务驿站等可视情设置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和养老床位。”王小娥表示,为保障家庭医生团队为签约老年人提供综合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将强化签约履约效能,同时,改革基层卫生人员薪酬制度,提高家庭医生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积极性。

据了解,下一步,北京市将探索开展家庭病床服务,探索家庭病床取消医保支付底线,给予参与家庭病床舒缓医疗照护的医护人员一定的政策支持,进一步探索适合首都特色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同时将加强顶层设计,进行整体规划,尽早形成老年友好环境建设北京方案。针对构建适老社区的要求,加快制定出台地方规范指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9684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